时间: 2025-04-24 15:3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15:45
成语“天不作美”字面意思是“天公不作美”,指的是天气或自然条件不佳,常用来形容某些事情的外部环境或条件不理想,影响事情的进展或效果。基本含义是形容事情的发展受到外部因素的阻碍,通常有一种无奈和失望的情绪。
“天不作美”这一成语的来源并没有确切的历史典故,但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对美好天气的期盼。在传统文化中,天气的变化常常被视为某种神秘力量的表现,因此“天不作美”也隐含了对命运或运气的感慨。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天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在农业社会,天候变化直接影响农作物的收成。因此,“天不作美”不仅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无奈。在现代社会,虽然科技发展使我们能更好地预知天气,但这个成语仍然适用于许多生活场景,提醒人们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
“天不作美”常常带有一种无奈和失落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生活中的不如意,提醒我们即便有好的计划,也可能因为不可控的因素而受到影响。这种情感反应使人们更容易理解生活的复杂性和不可预知性。
在一次家庭聚会上,我们计划在户外烧烤,但突然下起了大雨。大家都感到失望,纷纷说:“真是天不作美啊!”这种经历让我体会到,有时即使准备再充分,环境也可能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挑战。
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我写了一首小诗:
秋风起,落叶飞,
本欲相聚共畅怀。
奈何天不作美,
雨滴潺潺情难堪。
这首诗通过“天不作美”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无奈。
在英语中,类似表达可以是“the weather didn't cooperate”,都传达了因天候原因导致的失望情绪。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也会有类似的表达,反映人们对自然条件的依赖和对计划的期待。
通过对“天不作美”的学*,我认识到语言中蕴含的情感与文化背景。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汉语表达,也让我更加理解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在我日常交流中的应用,使我能够更准确地传达情感与态度,提升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天不作美,忽然飘起雪花来。
《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天不作美,正要出门,却下起雨来。”
《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三回:“天不作美,正说话间,忽然一阵风起,下起雨来。”
《水浒传》第十回:“天不作美,忽然间下起大雨来。”
《聊斋志异·聂小倩》:“天不作美,夜来风雨交加。”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天不作美,偏生这会子下起雨来。”
不想~,将近黎明时分,又淅淅地下起小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