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18:34
成语“废私立公”字面意思是废除个人的私利,建立公共的利益。其基本含义是指消除****的行为,强调将个人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下,倡导公正和集体利益。
“废私立公”源自古代的政治哲学,尤其是儒家思想,主张以公共利益为重,提倡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的过度膨胀。该成语的具体历史背景并不明确,但可以联想到历史上许多提倡公正、反对腐败的政治和社会理念。
“废私立公”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集体利益常常被认为高于个人利益,特别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废私立公”反映了对社会和谐的追求。在现代社会,尽管个人主义有所上升,但在公共事务、社会责任等方面,这一成语仍然具有重要的适用性和启示意义。
“废私立公”让我联想到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发我对集体主义的认同感。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目标时,不应忽视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在大学期间,我参与了一个志愿者团队,大家都秉持“废私立公”的原则,共同为社区服务。这段经历让我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让我意识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平衡。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表达:“抛却私念共此生,废私立公心自清。众志成城齐奋力,和谐社会见真情。”
在西方文化中,有类似的概念,如“the greater good”(为更大的利益)。这反映了类似的集体主义思想,但在具体表达和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
“废私立公”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个深刻的社会理念。它提醒我们在个人发展与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对我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将这一理念融入实际行动,可以促进更和谐的社会关系。
寡人闻太子之义,将废私而立公,饬君臣之义,正父子之位。
《资治通鉴·汉纪》:“废私立公,以治天下。”
《后汉书·王符传》:“废私立公,以正天下。”
《汉书·贾谊传》:“废私立公,天下之大义。”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废私而立公,使天下之民皆有以自新。”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废私立公,天下之通义也。”
贞谦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