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0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45:29
成语“移山倒海”的字面意思是将山移开、把海倒掉。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人们的力量十分强大,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通常用来赞美某种坚韧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移山倒海”出自于《大元大一统志》。这个成语的具体历史背景与文学出处不详,但可以看作是古代人们对于自然力量的极大敬畏与挑战的体现。它反映了**传统文化中“人定胜天”的理念,强调通过努力与坚持可以改变环境与命运。
“移山倒海”可以广泛应用于多个场景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移山倒海的精神体现了勇气、毅力和执着追求的价值观。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特别是在面对挑战和困境时。它鼓励人们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改变现状。
“移山倒海”这个成语给我带来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联想。它让我想到坚持的力量和团结的价值,在面对挫折时,它能够激励我不断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大型项目的策划,面对时间紧迫和资源不足的压力,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鼓励,最终我们通过努力“移山倒海”般地完成了任务。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与坚持的力量。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描述一位年轻的梦想家,他在面对重重困难时,内心坚定地告诫自己:“只要有信念,就能移山倒海。”最终,他通过不懈的努力,把一个不可能的梦想变为现实。
在英语中,“move mountains”也可以表达类似的意思,通常用来形容某人能够克服巨大的困难或障碍。比如,短语“faith can move mountains”强调信念的力量与坚持的决心。这显示出不同文化中对毅力与决心的相似认可。
通过对“移山倒海”的学,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更是一种激励人心的力量。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信念和决心,鼓舞自己和他人,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这大圣正算计耍掼,原来那怪就知道了,且会遣山,就使一个移山倒海的法术。
《太平广记》卷三百八十六:“有异人能移山倒海,变化无穷。”
《聊斋志异·卷十·移山》:“有道士能移山倒海,百姓皆以为神。”
《水浒传》第七十回:“公孙胜见状,念动真言,使出移山倒海之法,将那山移来,压在贼兵身上。”
《封神演义》第四十四回:“哪吒见状,忙使移山倒海之术,将那山移来,压在妖精身上。”
《西游记》第七回:“那猴王使个移山倒海之法,将那五行山推倒。”
他有~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