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4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7:15:56
成语“胆粗气壮”字面意思是形容一个人胆子很大,气魄也很壮。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勇敢、无畏,面对困难或危险时表现出强烈的信心和勇气。
“胆粗气壮”这一成语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推测它源于古代社会中对于勇气和胆量的重视。在古代,勇敢的行为往往受到赞誉,因此形成了以“胆”和“气”描述个体能量的表达方式。
在不同语境下,“胆粗气壮”可以用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勇气和胆量被视为优秀品质,古代的军事和政治人物常常以“胆粗气壮”作为赞美的对象。在现代社会,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各种挑战,这种品质依然被人们所推崇,尤其是在创业、竞技等领域。
“胆粗气壮”常常带给人积极向上的情感,联想到勇敢、坚定的形象。它激励人们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要勇敢,增强了人们的自信心和行动力。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面对一次重要的演讲,我感到非常紧张,但我告诉自己要“胆粗气壮”,最终成功地完成了演讲。这让我明白了勇气的重要性,也让我在之后的生活中更加勇敢地面对各种挑战。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夜空繁星闪烁,勇者踏征途。
胆粗气壮心中燃,风雨无阻向前走。
在英语中,“brave”或“courageous”可以表达类似的含义,但可能没有成语形式的浓缩表达。在西方文化中,勇敢的形象通常与英雄主义、冒险精神相关联,强调个体的决策和行为。
通过对成语“胆粗气壮”的学*,我认识到勇气在个人成长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这种表达丰富了我的语言能力,使我在面对挑战时能够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勇气不仅是面对外界困难的能力,也是在内心深处的一种力量。
我只从昨天受了那和尚的一番折磨,又经了十三妹姐姐的地番教化,不觉得胆粗气壮起来。
曾朴《孽海花》第35回:“立人是~的豪公子,突然见这个生人进来得奇怪,知道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