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5:01:40
“黄钟瓦缶”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用黄钟(古代的一种音乐器具,音色浑厚、响亮)和瓦缶(陶制的盛器,音色低沉、粗糙)来比喻音质的高低差别。基本含义是形容声音的高低、优劣,常用来指音乐或艺术水平的差异。
该成语源于《汉书·音乐志》,书中提到“黄钟”是古代音乐中最重要的音律之一,象征着高雅和正统,而“瓦缶”则象征着低级和粗糙。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人对音乐艺术的审美及其等级观念,突显出对高雅艺术的追求与对低俗文化的排斥。
“黄钟瓦缶”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广泛: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音乐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与道德、修养密切相关。因此,成语“黄钟瓦缶”不仅仅是对音质的描述,也反映了对艺术的层次感和审美取向。在现代社会,虽然对艺术的理解更加多元,但高低艺术的观念仍然存在,尤其在艺术教育和评价体系中。
“黄钟瓦缶”让我联想到艺术的纯粹与复杂,优雅与粗糙之间的微妙关系。这个成语在我心中激起了对艺术的敬畏与思考,让我意识到追求高雅艺术的重要性。
在我参与学校的音乐社团时,我们的合唱水平差异明显。有些同学的声音如同“黄钟”,引人入胜,而有些则显得像“瓦缶”,难以融入整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过互相学和练,努力提升整个团队的表现,最终实现了和谐的合唱效果。
在一个关于音乐的诗歌中,可以这样写: “黄钟声起,悠扬如梦,瓦缶低吟,沉默无声。高低相间,和谐共舞,音海潮起,心潮澎湃。”
在英语中,可以用“high and low”或“quality and mediocrity”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表达虽然在字面上与“黄钟瓦缶”有所不同,但在传达艺术或音乐层次感时,所表达的思想是相似的。
通过对“黄钟瓦缶”的学*,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艺术的多样性及其评价标准。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使我在表达时更加注意艺术的层次与质量。在日常生活中,我将更加关注艺术的内涵与外延,努力追求更高的审美境界。
试诵我诗一篇或一联,以见黄钟瓦缶,声调同异,则工拙两存乎心,所论公平,靡不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