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2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09:50:04
成语“一代辞宗”由“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指一个时代的辞章或文风。具体而言,“一代”指一个时代,“辞”是指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或辞藻,“宗”则可以理解为宗旨或范式。整体上,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某一特定时代的文学风格或流派。
“一代辞宗”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古代出处,但在现代文学批评和历史研究中,常用来探讨某一时期的文学风格或流派。例如,唐代的诗歌、宋代的词和元代的杂剧等,分别代表了各自时代的文学成就和特征。这个成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对文学史研究的需要,尤其是在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时。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一代辞宗”在**文化中反映了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的密切关系。每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政治背景和文化氛围都会影响文学创作的风格和主题。因此,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某一文学风格的简单描述,更是对时代精神的一种总结。在现代社会,随着多元文化的交融,这个成语的适用性更为广泛。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文学创作的力量和影响力。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声音和风格,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变化,也传递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这种联想激发了我对文学的思考,促使我更深入地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
在我学*古典文学时,曾对唐诗和宋词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这两个时期的文学风格迥异,恰好可以用“一代辞宗”来总结各自的特点。通过这种方式,我能够更清晰地表达我的观点,也增强了我的文学分析能力。
在某个安静的夜晚,我写下了一首小诗:
月照古城千年梦,
一代辞宗焕新声。
风吟水唱惹人醉,
唯留笔墨诉情情。
这首诗试图将“一代辞宗”融入到对历史和文化的反思中,展现了时代与文学之间的互动。
在西方文学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literary tradition”,它同样指代某一时期的特定文学风格。不同文化中对文学流派的认知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时代与文学的紧密联系。
通过对“一代辞宗”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学作品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价值和意义。这个成语不仅帮助我在文学学中形成了系统的思维方式,也让我的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多样。在未来的学*和交流中,我将继续探讨和运用这个成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昉起草即成,不加点窜。沈约一代辞宗,深所推挹。
《明史·文苑传一·宋濂》:“濂性诚谨,官内庭久,未尝讦人过。所居室,署‘温树’。客问禁中语,即指示之。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宋史·文苑传一·杨亿》:“亿天性颖悟,自幼及终,不离翰墨。文格雄健,音韵谐美,立言忠厚,不愧一时辞宗。”
《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勃》:“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
《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炯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
《南史·刘孝绰传》:“孝绰辞藻为后进所宗,时重其文,每作一篇,朝成暮遍,好事者咸诵传写,流闻绝域。”
张九龄~,为中书令,引陟为中书舍人,与孙逖、梁涉对掌文诰,时人以为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