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54:16
“求名责实”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追求名声,要求实事”。它强调了在追求名利、地位的同时,也要注重实际的能力和业绩。这个成语的核心含义在于强调名声与实际能力之间的平衡,指出了人们在追求名利时,不应忽视实际的价值和贡献。
“求名责实”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它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名声与实际成就的重视。在许多古代文学作品和哲学思想中,都强调了“实”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士人文化中,强调道德修养和实际才能,并非单纯的名声。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道德和实际能力的传统根深蒂固。特别是在科举制度的背景下,很多人追求名利,但同时也强调品德与才能的结合。在现代社会中,“求名责实”依然适用,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中,个人的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名声,还要有实际的才能和贡献。
“求名责实”让我联想到一种责任感和务实的态度。在现代社会,很多人追求名声和地位,但如果只追求表面而忽视实际,最终可能会导致失败。这种思维方式促使我在生活中更加注重实际的表现,努力做到言行一致。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时常体验到“求名责实”的重要性。曾经在一次项目中,我被提名为项目负责人。尽管获得了名声,但我意识到必须通过实际的努力和团队合作来实现项目目标,最终我们获得了客户的认可,这让我更加深刻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内涵。
在某次写作中,我尝试将“求名责实”融入到一首诗中:
名声如花盛开时,
实绩如土根深植。
求名责实行天下,
心中有志方为贵。
在英语中,有类似“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行动胜于空谈)的表达,强调实际行动的重要性。不同文化中都强调了个人的实际能力和贡献,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名声和荣誉。
通过对“求名责实”的学,我认识到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保持实际与名声的平衡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个人发展,也能在团队和社会中产生积极影响。这个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注重实际、追求真实的价值。
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
《后汉书·班彪传》:“彪为人求名责实,不尚虚华。”
《汉书·艺文志》:“求名责实,所以为学也。”
《论语·子路》:“子曰:‘君子求名责实,小人求名忘实。’”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曰:‘君子求名责实,小人求名忘实。’”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求名责实,君子之交也。”
霸王者,即当时诸侯,诸侯而称本纪,~,再三乖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