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5:2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37:06
成语“当家做主”字面意思是“掌管家务,做主决策”。其基本含义是指在某个领域或事务中拥有主导权和决策权,通常用于形容某人在家庭、工作或组织中担任主要角色,负责管理和决策。
“当家做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家庭的管理模式。在传统社会中,家长或家主通常负责家庭的所有事务,做出重要决策。这个成语反映了家庭结构和社会角色的分明,强调了决策权的重要性。相关的古代文献中,常常描绘家长或家主的权威地位。
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广泛: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当家做主”在**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长的权威和责任往往被强调。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这一成语的使用也逐渐扩展到社会各个层面,强调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这个成语常常让我联想到家庭中的温暖和责任感。在许多家庭中,作为“当家做主”的人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与牺牲,同时也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与压力。这种权威和责任的结合,使得这个成语在表达时常带有一种敬意。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被选为班级的班长,负责组织活动和管理班级事务。这时我深刻体会到了“当家做主”的含义,既要做出决策,又要考虑班级同学的意见,感受到责任的重大。
在一个小故事中,设想一位年轻女孩在家庭聚会上,虽然她的父母一直是家里的“当家做主”,但她鼓起勇气,提出了一个新的家庭活动计划,最终赢得了全家的支持。这个故事展示了即使在传统的家庭结构中,年轻一代也可以尝试“当家做主”,引领家庭向前发展。
在英语中,可以用“take charge”或“be in charg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然而,这些表达往往更强调个人主动性,而“当家做主”则更强调家庭或组织的整体管理与责任。在不同文化中,家庭和领导权的概念可能存在差异,影响着这些表达的使用和理解。
通过对“当家做主”这个成语的全面分析,我认识到它不仅仅是一种对管理和决策权的描述,更是对个体责任和主动性的强调。在语言学*中,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更好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仍然适用,鼓励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主动承担责任,积极做出决策。
我一直梦想有一间自己的店铺,好当家做主,从领导、父母给我气受那天起。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二》:“李泌曰:‘臣不敢当家,愿为陛下效力。’”
《后汉书·皇后纪上》:“皇后曰:‘吾当家,非汝所知也。’”
《汉书·王莽传上》:“莽自谓当家,非其人,莫之与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吾闻之,君子当家,小人当外。’”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使赵衰为政,衰辞曰:‘臣不敢当家。’”
阿凤《夜景》:“看到自己的名字,端端正正写在那选民名单上时,一个公民~的光荣感,会涌上心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