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21:11
成语“以规为瑱”的字面意思是“用规矩当作标准”。其中,“规”指的是规则或标准,而“瑱”是指用来衡量的东西。整体而言,这个成语强调按照既定的标准或原则行事的重要性。
“以规为瑱”出自《礼记·大学》,其中提到规矩和标准对于个人修身、齐家、治国的重要性。该成语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规范和原则的重视,强调以规则为基础来指导行为。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规矩和伦理道德被视为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现代社会中,尽管有些人提倡创新和自由,但“以规为瑱”的思想依然在许多领域(如法律、教育、企业管理)中被广泛应用,强调在追求自由和创新的同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
该成语让我联想到一种安全感和稳定性。规矩和标准就像是航海中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行,避免迷失方向。在表达上,使用这个成语可以传达出一种对规范和秩序的尊重。
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遇到过因为缺乏规则导致混乱的情况。最终我们决定“以规为瑱”,制定明确的分工和时间表,结果使团队合作变得更加顺畅。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规矩的重要性。
在一首现代诗中,我尝试将“以规为瑱”融入其中:
在这浮躁的尘世间,
以规为瑱,心灵之舟不再迷航。
坚定的步伐,踏上规范的桥梁,
驶向明亮的彼岸,心中有光。
在英语中,类似于“以规为瑱”的表达可以是“to follow the rules”。这种表达同样强调遵循规范的重要性,但在文化背景上,可能更注重个体的自由与创造力之间的平衡。
通过对“以规为瑱”的学,我认识到规矩和原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为我们的行为提供了指导,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这个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在追求创新时,也应尊重和遵循规则,以实现更好的结果。
赖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尽乎!其又以规为瑱也。
《文选·陆机·文赋》:“以规为瑱,以矩为绳,以礼为衣,以义为食。”
《后汉书·班彪传》:“以规为瑱,以矩为绳,以礼为衣,以义为食。”
《汉书·艺文志》:“以规为瑱,以矩为绳,以礼为衣,以义为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以规为瑱,以矩为绳,以礼为衣,以义为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以规为瑱,以矩为绳。”
春秋时期,楚灵王公子围篡位成功后,大肆攻打齐国与赖国,对内对看不顺眼的人就处死,还大肆建造豪华宫殿。子张向楚灵王进谏,希望做一个贤明的君主,楚灵王说他的进谏只能当作瑱塞耳。子张说如果以规为瑱还不如用犀角和象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