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5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10:03
“南山铁案”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指南山上的铁质桌案,象征着坚固不变。基本含义是形容事情的真相或定论非常明确、不可动摇,常用来比喻某种事实或判决的坚定和可靠。
“南山铁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某些文献和典故,虽然具体的来源不详,但“南山”常常象征着高大、稳固的事物,而“铁案”则象征着坚硬和不易改变的事物。在历史上,南山可能与某些历史或人物的故事相关联,暗示着某种不变的道理或真相。
该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的语境中:
“南山铁案”在**文化中强调了稳重、坚定的价值观,适用于强调真理和正义的场合。现代社会中,这种表达仍然适用,特别是在谈论科学、法律或伦理道德等领域时,用于强调某种不可否认的事实。
该成语传递出一种稳定和安全感,让人联想到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信念。在使用时,常常能引发听者对真相和公正的思考。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常常需要面对不同的观点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会运用“南山铁案”来提醒自己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智,尤其是在工作报告或讨论中,强调某个事实的确定性。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南山高耸立,铁案映晴空。
真理如山坚,心中永不空。
这首诗利用成语传达了对真理和坚定信念的追求。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rock solid”,也表示某种事物非常坚定、可靠。不同文化中对于坚定信念的表达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内涵,但普遍反映了人们对真理和稳定的向往。
通过对“南山铁案”的学,我认识到语言中的成语不仅仅是词汇的积累,更是文化和思想的体现。在日常交流中,恰当使用成语能够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这对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元纮早修谨,仕为雍州司户参军。时太平公主势震天下,百司顺望风指,尝与民竞碾硙,元纮还之民。长史窦怀贞大惊,趣改之,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普以南山铁案,不可翻也。”
《宋史·赵普传》:“普以南山铁案,不可翻也。”
《宋史·刑法志》:“南山铁案,终古不磨。”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普以南山铁案,不可翻也。”
《宋史·赵普传》:“普以南山铁案,不可翻也。”
前之所断,不愧~,盖其情实可诛,则虽死而无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