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1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11:33
“烹龙煮凤”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用烹饪的方法将龙和凤这两种象征性极强的神兽进行烹制。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用极其奢华的方式来烹调美食,常用来比喻对待高雅、珍贵事物的奢侈和浪费。
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饮食文化,特别是《红楼梦》中有提到“烹龙煮凤”的情节,体现了古代贵族对美食的追求和奢侈生活的描绘。龙和凤在**文化中象征着权力和尊贵,烹饪它们的概念则暗示着对于珍贵事物的浪费和过度消费。
“烹龙煮凤”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描绘奢华的生活场景,也可在日常对话中用来形容某些人的奢侈消费行为。例如,在谈论某个豪华宴会时,可以说:“这场宴会真是烹龙煮凤,花费不菲。”在演讲中,提到社会不平等时,也可以用此成语来强调奢侈与贫困之间的对比。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古代**,饮食不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社会地位的象征。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中,奢华的饮食往往与权力和财富挂钩。而在现代社会,随着消费文化的兴起,“烹龙煮凤”也被用来批判奢侈浪费的行为,提醒人们珍惜资源。
“烹龙煮凤”给人一种奢华、浪费的感觉,令人联想到奢侈的生活方式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引发对社会不平等的反思。这个成语在表达时能够传递出一种对奢侈的批判和对节俭的赞美。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加过一场婚礼,宴会上菜肴琳琅满目,真是“烹龙煮凤”。虽然美味无比,但我心里也在想,如果能将这笔钱用于慈善事业,会帮助到更多的人。
在一首描写奢华生活的诗中,可以这样写:
“烹龙煮凤盛筵开,珠光宝气映华彩。
一曲高歌尽欢笑,何曾顾及世间外。”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easting like a king”,意指像国王一样享受奢华的宴席。虽然两者都强调奢华,但前者更多地涵盖了社会地位的象征,而后者则更侧重于享乐的体验。
“烹龙煮凤”不仅是一个描绘奢华的成语,也反映了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深刻思考。在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成语的背景和意义,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公平和资源的合理使用。
有《鹧鸪天》词为证:城中酒楼高入天,烹龙煮凤味肥鲜。公孙下马闻香醉,一饮不惜费万钱。
《清异录》卷下:“烹龙煮凤,以为常馔。”
《梦粱录》卷十六:“烹龙煮凤,备极珍羞。”
《宋史·食货志》:“烹龙煮凤,以娱宾客。”
《全唐诗》卷五百八十六:“烹龙煮凤夸新味,醉后狂歌自不知。”
《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四:“烹龙煮凤,穷极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