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30:38
“祸从天降”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灾祸像从天上掉下来一样,形容意外的灾难突然降临,常常是无法预料和防范的。基本含义指的是突如其来的灾难或不幸,强调了其不可控性和突发性。
该成语的具体来源并不明确,但类似的表达可以在古代文献中找到,如《左传》、《史记》等。它反映了古人对命运和灾难的思考,可能源于对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的恐惧及无奈。
“祸从天降”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在文化中,“祸从天降”反映了人们对命运的无常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在现代社会,它仍然适用于描述突发,如自然灾害、突发疾病等,强调了人们在面对不可控事物时的脆弱感。
该成语常带给人们一种无助感和悲观情绪,因为它强调了生活中不可预知的风险和不幸。它引发的联想可能是对生活的不确定性、对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突发**的恐惧。
在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次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那时我感到深深的无奈与痛苦。此时,我想到了“祸从天降”这个成语,正好形容了我当时的感受。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使用这个成语:
夜雨潺潺似泪流,祸从天降心难休。
无常世界多变数,唯愿明天少烦忧。
在英语中,“a bolt from the blue”可以与“祸从天降”相对应,意指意外的惊喜或灾难。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
通过对“祸从天降”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一成语在表达突发*和无奈感时的独特性。它在我的语言学中,提醒我关注生活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教会我在面对困境时要保持冷静。
咸云宗召荷恩之日,寸禄不沾,进药之时,又不同义,此乃祸从天降,罪匪己为。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祸从天降,非人力所能预也。”
《后汉书·袁绍传》:“祸从天降,非人力所能救也。”
《汉书·王莽传》:“祸从天降,非人力所能为也。”
《史记·项羽本纪》:“祸从天降,非战之罪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祸从天降,非人力所能避也。”
唐懿宗的爱女同昌公主因病医治无效死亡,他迁怒于医官,以“用药无效”的罪名将韩宗召、康仲殷及两家族人300多人全部投入监狱。宰相兼刑部侍郎刘瞻上书劝谏,认为他们已经尽力,朝野都认为这是祸从天降,惩罚没有犯罪的人,因此被贬为康州刺史
正是~,灾向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