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4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00:46
“巧言如簧”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巧妙的言辞像黄鸣的簧片”。这里的“巧言”指的是巧妙、华丽的言辞,而“如簧”则形容这些言辞如同乐器的簧片一样悦耳动听。整体上,该成语用来形容那些言辞华丽、流利,却往往缺乏真诚或实质内容的人。
“巧言如簧”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原文中提到:“巧言如簧,鲜矣仁者。”意思是说,华丽的言辞往往不是仁者所具有的特质。该成语反映了古人对言辞的看法,强调真正的德行和诚意比华丽的语言更为重要。
在文学作品中,该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表面光鲜、实则空洞的言辞。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的言辞过于华丽,但缺乏真实和实质内容。在演讲中,若有演讲者使用华丽的辞藻而缺乏实质,可以用“巧言如簧”来形容。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诚信与内涵。与“巧言如簧”相关的语境通常涉及对人际交往中真诚与虚伪的思考。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传播的迅速,尤其在网络环境中,许多华丽的言辞可能掩盖真实意图,因而该成语依然适用。
“巧言如簧”让我联想到那些在社交场合中频繁使用华丽辞藻的人,虽然表面上引人注目,但总让人感到一丝不安。这种情感反应促使我在表达时更加注重内容的真实和深度,而非仅仅追求语言的华丽。
在我与朋友的交谈中,有时会碰到一些人使用“巧言如簧”的方式来吸引注意,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沟通中的方式。我努力避免使用过于浮夸的言辞,而是尝试用真实和诚恳的表达来与他人建立联系。
在一个故事中,我可以描述一个年轻的演讲者,他在一次重要的会议上使用了“巧言如簧”的技巧,虽然赢得了短暂的掌声,却在会后遭遇了质疑。最终,他意识到只有真实的内容和真诚的态度才能赢得人们的信任。
在英语中,有类似“smooth talker”的表达,指那些能言善辩但可能并不诚实的人。这种表达也反映了对华丽言辞的警惕,表明许多文化中对虚伪言辞的批评是共通的。
通过对“巧言如簧”的深入理解,我体会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真诚与内容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华丽言辞的警惕,更是对内涵和真实的追求,提醒我在日常交流中要更加注重言辞的真实性和情感的诚恳。
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后汉书·宦者列传·吕强》:“强曰:‘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汉书·王莽传下》:“莽曰:‘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你这无耻的谰言,你这~的挑拨离间,亏你还戴着一个人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