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0:3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29:20
“取易守难”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得到容易,但守住却很难”。它常常用来形容某些事情或者成果,虽然取得的时候过程比较简单,但在之后的维持和保护上却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该成语的确切历史来源并不明确,但其意涵可以追溯到古代军事和政治的智慧,常见于各种文献中。在古代战争中,攻城略地往往比守城更容易,因此这个成语也可以理解为对战略战术的深刻洞察。
“取易守难”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成功往往被视为一种美德,但维持这种成功的能力更被看重。因此,“取易守难”可以反映出社会对成功的多维理解,鼓励人们在取得成就后继续努力,保持谦逊和警醒。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许多在工作与学*中经历的挑战,取得一次成功的喜悦往往伴随着对未来的担忧。这种情感反应提醒我,成功并非终点,而是新挑战的起点。
在我大学期间,获得奖学金是一项轻松的任务,但保持高绩点却是一个长期的挑战。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取易守难”的含义,促使我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能力。
在一次诗歌创作中,我写道: “得意时分春水暖,守常日月渐斑斓。 取易守难心不惭,砥砺前行愿无畏。”
在英语中,类似于“easy come, easy go”表达了易得易失的理念,强调事物得之不易和失去的容易。虽然两者的具体语境不同,但在表达上都传达了对成功与维护的思考。
通过对“取易守难”的全面分析,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成功的警示,更是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它提示我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保持谦逊,不论是取得还是维持,都需要付出持续的努力。这种理解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鼓励我更加注重过程中的坚持与努力。
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宋史·岳飞传》:“取之易,守之难,非将之难,士卒之难也。”
《后汉书·光武帝纪》:“取之易,守之难,自古皆然。”
《资治通鉴·汉纪·高祖六年》:“取之易,守之难,非独兵也。”
《史记·高祖本纪》:“取天下易,守天下难。”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取之易,守之难。”
廷弼不得已出关,次右屯,而驰奏海州~,不宜轻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