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09:33
成语“大权独揽”字面意思是指“掌握大权,独自处理”。其基本含义是指某个人在某个组织或团体中,拥有绝对的权力和控制权,通常是排除其他人参与决策或管理的情况。这个成语常常带有贬义,暗示权力的集中可能会导致决策的失误或对他人的压制。
“大权独揽”这一成语的具体历史来源并不明确,但其构成的词汇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政治和军事活动。在历史上,许多帝王和将领在位时,往往会将权力集中于自己手中,以确保决策的统一和高效。文人对这种权力集中现象的批评使得这一成语得以流传。
“大权独揽”可广泛应用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权力的集中常常被视为统治的必要手段,尤其在封建社会。然而,随着现代民主思想的传播,权力集中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专制和不公。因此,“大权独揽”在现代语境中具有更强的警示意义,提醒人们关注权力的合理分配。
“大权独揽”让我联想到权力的腐败和滥用,产生一种不安和警惕的情感。它提醒我在团队合作中,必须注意权力的平衡,避免出现独断专行的行为。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一位领导,常常大权独揽,导致团队成员士气低落。我们尝试通过沟通和反馈,逐步促使领导改变管理方式,最终形成了更加民主的决策机制。
在一首诗中:
权力如海潮,独揽无双舟,
彼岸花凋零,众声失意愁。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意象,表现了权力集中对人心的影响。
在英语中,“absolute power”与“大权独揽”有相似之处,均指完全掌握权力的状态。然而,英语中常用“power corrupts, 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这一说法,强调权力的腐败特性,反映出对权力集中更深层的警惕。
通过对“大权独揽”的学,我认识到权力的集中与分散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语言学中的一部分,更是理解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关键。掌握这个成语有助于我在表达中更加准确地描绘权力的关系和其潜在影响。
兵士又没感情,他却忘其所以,大权独揽,只弄些小聪明,闹些空意气。
《旧唐书·李林甫传》:“林甫为相,大权独揽,政事皆决于其手,朝臣莫敢异议。”
《清史稿·高宗本纪》:“高宗即位,大权独揽,朝政清明,国势日强。”
《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即位,大权独揽,内外之事,皆决于一人。”
《明史·太祖本纪》:“太祖即位,大权独揽,政令一出,天下莫敢不从。”
《宋史·职官志》:“宰相之职,大权独揽,天下之事,无所不统。”
军政时代则~于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