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38:52
成语“秋水芙蓉”字面意思是“秋天的水,荷花的容颜”。它用来形容女子的容貌清丽动人,气质优雅,像秋水一样清澈,像芙蓉花一样美丽。整体上,表达的是一种自然的、纯净的美。
“秋水芙蓉”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诗中有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描绘了秋天的水面与芙蓉花的美丽景象。这一成语的流行与其诗意深远的意境密不可分,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和女性美的赞美。
“秋水芙蓉”通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尤其是描写女性时,强调其美丽和优雅。它也可以在日常对话中使用,形容某人外貌出众或气质非凡。此外,在演讲或文学创作中,作为修辞手法,增加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秋水芙蓉”在**传统文化中,常用于赞美女性,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美的追求和理想。在现代社会,虽然人们的审美观有所变化,但这一成语依然能够传达出一种纯净、自然的美感,适用于各种文化场合。
“秋水芙蓉”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柔美、清新和宁静。它激发了对自然与美的向往,也引发了对优雅女子的联想,常常让人联想到古代诗词中的女主人公。
在一次文艺活动中,我用“秋水芙蓉”来形容一位表演者的风采,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和赞赏。这个成语不仅准确地传达了我的感受,还增添了语言的美感,让我的表达更加生动。
在一首诗中,我写道: “秋水共长天一色,芙蓉映月清波涟。 如她般的柔情似水,携梦共舞在星河间。” 这里将“秋水芙蓉”融入诗中,增强了意境的美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beauty like a flower”或“graceful as a swan”,虽然同样传达美的意象,但没有“秋水芙蓉”中所蕴含的自然与清澈的结合。
通过对“秋水芙蓉”的学*,我深刻体会到成语在汉语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个成语教会我如何用优雅的方式表达美,增添了我在日常交流中的艺术感。
秋水芙蓉聊荡桨,一樽同破愁城。
《唐才子传》卷五:“李贺,字长吉,河南府河南县人,唐宗室郑王之后。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名为《昌谷集》。其诗如秋水芙蓉,倚风自笑。”
《全唐诗》卷五百八十四:“李贺,字长吉,河南府河南县人,唐宗室郑王之后。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名为《昌谷集》。其诗如秋水芙蓉,倚风自笑。”
《唐诗纪事》卷五十二:“李贺,字长吉,河南府河南县人,唐宗室郑王之后。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名为《昌谷集》。其诗如秋水芙蓉,倚风自笑。”
《聊斋志异·莲香》:“生见其面如秋水芙蓉,目似点漆。”
《红楼梦》第五回:“只见那宝玉,面如秋水芙蓉,目似点漆。”
斑帘十二卷轻碧,~隔画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