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05:50
“偎红倚翠”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依偎着红花,倚靠着绿叶”。它通常用来形容女子姿态妩媚、娇媚动人,或者形容柔美的景色。成语中的“红”常指花朵,“翠”则多指绿色的叶子,整体传达出一种美丽而和谐的自然景象。
“偎红倚翠”源于古代诗歌,尤其是在描绘自然美和女性美的作品中常有出现。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诗中常常以花草树木的形象来比喻女性的美丽与柔情。此成语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追求。
“偎红倚翠”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写女性的美丽,或者表达一种优雅的生活情境。在日常对话中,它可以用来赞美女性的气质或形象,或者形容自然的美丽景观。此外,在演讲中,使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文学性和形象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女性的美丽常常与自然景物相联系,成语“偎红倚翠”正是这种审美观的体现。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女性柔美的追求以及对自然和谐的向往。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常被用来形容优雅、温柔的女性形象。
“偎红倚翠”给人一种温柔、浪漫的情感联想,常让我联想到春天的花开、宁静的田园风光以及温柔的女性形象。这种意象在表达美好情感时非常有效,能够引发听者的共鸣。
在生活中,我曾用“偎红倚翠”来形容一位朋友在春游时的优雅姿态,大家都认为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她的美丽与气质。此外,我在写作时也常常引用这一成语,来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和表现力。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结合“偎红倚翠”来描绘春天的场景:
小径幽深花影摇,
偎红倚翠画中娇。
春风拂面柔情至,
一片温馨满心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blooming like a flower”,虽然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表达的意象相似,都是通过花朵来比喻女性的美丽。在不同文化中,美丽常常与自然元素相联系,体现出人类共同的审美观。
通过对“偎红倚翠”的学,我对汉语成语的丰富性和表现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一成语不仅仅是对美的描绘,更是对自然与人类和谐关系的赞美。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灵活运用成语将大大增强我的表达能力,使我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形象。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秦重偎红倚翠,与花魁娘子共度春宵。”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杜少卿偎红倚翠,与李小姐、王小姐等游玩。”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偎红倚翠,与小倩共度良宵。”
《金瓶梅》第十回:“西门庆偎红倚翠,与潘金莲、李瓶儿等欢娱。”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只得偎红倚翠,与黛玉、宝钗等一处。”
南唐时期,后主李煜有偎红倚翠大师的称号,一次他微服去妓院,见一僧人正在妓院,自己倒成了不速之客,那僧人酒令、吟唱、吹弹十分出色,李煜十分喜欢,两人谈得十分投机,于是乘醉大书“浅斟低唱偎红倚翠大师鸳鸯寺主,传持风流教法。”
~初承领,羡他名士悦倾城,这都是圣祖神宗与证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