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0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4:01:27
“饾饤堆砌”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将“饾饤”(指的是用糯米或米粉制成的食物,如年糕的一种)层层叠放起来。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事物堆积得很高,或者形容用笨拙的方式将东西堆在一起,通常带有贬义,暗指不够精致或不够合理的堆叠。
成语“饾饤堆砌”出自《红楼梦》,书中描写了贾府的繁华与富丽的场景,强调了贾府的奢华与繁杂。这个成语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奢华生活的批判与讽刺,表达了对繁杂事物的无奈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饾饤堆砌”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杂乱无章、层层叠叠。
反义成语:井然有序、条理分明。
“饾饤堆砌”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事物秩序和美感的追求。在古代,尤其是封建社会,奢侈的生活方式与繁复的物质享受常常被批判。现代社会中,尽管人们追求多样化,但过于繁冗的东西常常被视为负担,因此这个成语在现代依然适用。
“饾饤堆砌”给我带来的是一种混乱与无序的感觉,常常让人联想到繁杂的生活和压力。当面对杂乱无章的事物时,内心会感到一种无奈和焦虑。
在我生活中,有一次整理书架时,发现书籍被堆得像饾饤堆砌一样,翻找起来非常困难。这让我意识到整理的重要性,决定以后要定期整理。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我坐在窗前,手中捧着热茶,外面雪花纷飞,心中不禁感叹:“生活就像这饾饤堆砌的雪,层层叠叠,却在每一层中藏着温暖的希望。”
在英语中,类似于“饾饤堆砌”的表达可能是“a hodgepodge”或“a jumble”,都形容了无序和杂乱的状态。不同文化中对杂乱的态度可能不同,但普遍都带有贬义。
通过对“饾饤堆砌”的学习,我意识到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多样性。这个成语不仅在字面上有趣,更在文化背景和情感表达上给人启示。它让我在日常交流中更加注重语言的选择,努力追求更清晰和有序的表达。
词中所用典故,信手拈来,不露饾饤堆砌之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