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4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06:18
成语“帷箔不修”的字面意思是指“帷帐和帷幕没有修整”,在比喻意义上,它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形象、面貌不够端正或不够修饰,常用于指责某人不修边幅或不注重外表。
“帷箔不修”出自《左传》,原文中提到的含义是对某种状态或态度的描述,强调一种不修饰、不整洁的状态。在古代,帷帐是用来遮挡和装饰的,因此“帷箔不修”也暗示着对外在形象的不重视。
该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语境中,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外表往往与内在修养相连,因此“帷箔不修”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生活态度,也反映出社会对外在形象的重视。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个人形象和品牌形象愈发重要,帷箔不修的态度在许多职业场合中被视为不适宜。
对我而言,“帷箔不修”引发了对个人形象的反思。它让我意识到外在形象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职场和社交中,给人初步印象的外表往往影响后续的交往。
我曾在一次面试中,因为着装不够正式,面试官对我产生了负面的第一印象。虽然我的能力和经验符合职位要求,但由于“帷箔不修”,我未能获得该职位。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形象的重要性。
在幽静的夜晚,月光洒在庭院,窗帘轻轻摆动,似乎在诉说着往日的故事。可如今的我,帷箔不修,心中只剩下对过往的怀念,似乎连月光也在为我忧伤。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sloppy appearance”或“unkempt”,这些词汇同样用来形容一个人不修边幅。在不同文化中,虽然外表的重视程度不同,但对形象的关注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帷箔不修”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一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重要价值,也在社会交往中提醒我们重视外在形象。它让我在个人形象管理上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实践,成为我日常交流和表达中的一部分。
娣妹窃夫人之号,昆仲尸列土之封,内乃帷箔不修,衽席无别,遂使帝心荡于上,人心怨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