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0:2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33:15
成语“弹冠结绶”的字面意思是“弹掉帽子上的尘土,系好腰带”,其基本含义是指准备好迎接挑战或进入某种正式状态,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准备好进入仕途或接受重要任务。
“弹冠结绶”出自《史记·李斯列传》,描述了李斯在被任命为丞相之前,整装待发的情景。李斯是秦朝著名的政治家和谋士,这个成语反映了他对仕途的认真态度和准备。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准备好迎接新的挑战或任务。在文学作品中,它可以用来描绘英雄人物在出征前的准备,或者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即将面临考试、面试等重要时刻的状态。此外,在演讲中,演讲者也可能用此成语来激励听众准备好迎接未来的挑战。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仕途和官职被视为个人成就的重要标志。“弹冠结绶”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品德与修养,也体现了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在现代社会,尽管人们的价值观有所变化,但这个成语仍然适用于鼓励个人在职业生涯中保持认真和积极的态度。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联想到面对挑战时的勇气和准备。它不仅反映了对机会的珍惜,也传达了通过努力奋斗来实现目标的信念。
在我准备参加一个重要的面试时,我常常想起“弹冠结绶”。我认真复*材料,准备好自我介绍和回答问题。这种心态让我在面试中表现得更加自信,也让我理解到准备的重要性。
在一次小诗创作中,我试图融入“弹冠结绶”:
晨曦初照山河阔,
心中壮志似火焰。
弹冠结绶迎风起,
勇往直前展宏图。
这首小诗通过描绘新的一天,表达了勇敢迎接挑战的决心。
在英语中,与“弹冠结绶”相似的表达可能包括“gear up”或“get ready”,虽然这些表达没有直接的历史典故,但是同样传达了准备的意思。在不同文化中,对待挑战和机会的态度常常相似,强调准备的重要性。
通过对“弹冠结绶”的学,我体会到了准备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学中丰富了我的表达,也在生活中提醒我对待机会与挑战时要保持认真和积极的态度。它让我明白,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挑战,做好准备总是成功的一部分。
[育]少与陈咸、朱博为友,著闻当世。往者有王阳、贡公,故长安语曰:‘萧朱结绶,王贡弹冠’,言其相荐达也。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王阳登则贡公喜,罕生逝而国子悲。”
《文选·陆机〈叹逝赋〉》:“昔每闻长老追计平生同时亲故,或凋落已尽,或仅有存者。”
《文选·潘岳〈秋兴赋〉》:“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行投趾于容迹兮,殆不践而获底。阙侧足以及泉兮,虽猴猿而不履。龟祀骨于宗祧兮,思反身于绿水。且敛衽以归来兮,忽投绂以高厉。耕东皋之沃壤兮,输黍稷之余税。泉涌湍于石间兮,菊扬芳于崖澨。澡秋水之涓涓兮,玩游鯈之潎潎。逍遥乎山川之阿,放旷乎人间之世。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后汉书·蔡邕传》:“邕上疏自陈曰:‘臣闻古者弹冠结绶,皆有常仪。’”
《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建原庙以安祖考,正六宫而修典弄,百废具兴,多士爱集,~,共欣千载之逢;掩面向隅,不忍一夫之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