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0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1:48:40
“邪魔外祟”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外来的邪恶势力和不良影响。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一些不正当的力量或因素对人的干扰和影响,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对正义、善良、真理等造成威胁的邪恶势力。
成语“邪魔外祟”源于古代的道教文化和民间信仰,其中“邪魔”指的是一些邪恶的鬼怪或妖邪,而“外祟”则指外来的祸害。它反映了古人对邪恶力量的恐惧和对正义力量的向往。具体的历史背景并不十分明确,但其在古代文学和典籍中有着频繁的出现。
“邪魔外祟”常在以下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邪恶力量常常被视为需要抵抗和消灭的对象。“邪魔外祟”不仅是对外来邪恶的警惕,也反映了人们对正义和善良的追求。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仍然适用,比如在面对社会不公、腐败现象时,人们常常会用“邪魔外祟”来形容这些不良因素。
听到“邪魔外祟”,我常常会联想到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斗争,这种斗争不仅存在于小说和电影中,也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它让我感到一种警惕和责任感,促使我在生活中要保持正直与善良。
在一次讨论社会问题的会上,我提到了“邪魔外祟”来形容一些不法分子的行为,强调了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来抵制这些不良影响。这不仅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也使得讨论更加深入。
在一个故事中,我可以这样写: “在黑暗的森林深处,隐藏着邪魔外祟,它们悄悄地侵蚀着村庄的安宁。村民们为了捍卫自己的家园,决定勇敢地向这些邪恶势力发起挑战。”
在英语中,可以用“evil forces”或“malicious influences”来对应“邪魔外祟”。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其含义和背景都是对邪恶力量的警惕和抵制。
通过对“邪魔外祟”的分析,我深刻认识到这一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对社会不良现象的看法,也让我意识到在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警惕,抵制各种邪恶影响。这一成语的学让我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更加自信,也增强了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只是人自己疑心,所以招出一些邪魔外祟来缠扰。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要是你自己个儿招些~来弄的受了累,那我可全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