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1:0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09:48:07
成语“一人向隅”字面意思是“一个人面向墙角”。其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受到冷落、孤立或失落,通常用于形容因某种原因而感到失望或被排斥。
“一人向隅”出自《论语·为政》。原文为:“子曰:‘有子之言,若向隅者也。’”这里提到的“向隅”指的是受到冷落或孤立的人。历史上,该成语常用于描述那些在团体或社会环境中感到孤立的人,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个体与集体关系的关注。
该成语可以用于多种语境: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一人向隅”在**文化中反映了对个体与集体关系的深刻理解。在传统社会中,个体的价值往往依附于集体,因而被孤立会被视为一种社会失败。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个体主义逐渐兴起,但孤独和被排斥的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
这个成语通常带有悲伤和失落的情感,令人联想到孤独、被遗忘或被排斥的状态。它可能引发对人际关系的反思,提醒我们关注身边被忽视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新同事,她在团队建设活动中显得格外孤单。通过主动接触和交流,我意识到她的孤立状态,不仅让我感到同情,也让我思考如何促进团队的包容性。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窗外雪花纷飞,屋内温暖如春。她坐在窗前,独自一人,仿佛成了那“一人向隅”的影子,心中满是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to be left out”,意指被排斥或忽视。虽然没有完全相同的成语,但相似的概念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反映了人类普遍的社交需求与孤独感。
对“一人向隅”的学让我更加关注人际关系中的包容性与理解。它在我的语言学中起到了丰富表达的作用,同时也促使我在生活中更加关心那些可能被忽视的人。通过这个成语,我意识到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情感表达的载体。
古人有言:满堂而饮酒,有一人乡隅而悲泣,则一堂皆为之不乐。
《晋书·王导传》:“导知其意,乃正色曰:‘君若一人向隅,满堂不乐,况乎一国乎!’”
《后汉书·袁绍传》:“绍为人政宽,百姓德之。河北士女莫不伤怨,市巷挥泪,如或丧考妣。绍闻之,曰:‘吾以一人向隅,满堂不乐,况乎一州乎!’”
《汉书·刑法志》:“一人向隅,满堂不乐。”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余,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一人向隅,满堂不乐。”
大家都有相好,如何老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