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08:06
成语“昼夜不舍”由四个字组成:“昼”指白天,“夜”指夜晚,“不舍”意为不停止、不放弃。字面意思是指在白天和夜晚都不停止地进行某项活动,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勤奋努力、刻苦钻研的精神状态。
“昼夜不舍”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献出处,但其构成的两个部分在古代文学中常常出现,反映了勤奋工作的价值观。在许多古文中,强调时间的珍贵与努力的必要性,成语由此逐渐形成并被广泛使用。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学*、工作等活动中的不懈努力。例如,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于描写勤奋的学子;在日常对话中,常用于鼓励他人或表达对某人努力工作的赞赏;在演讲中,可以用来强调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勤奋被视为美德,成语“昼夜不舍”体现了这种价值观。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依然受到推崇,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努力工作往往被视为成功的关键。
“昼夜不舍”让我联想到奋斗、坚持和奉献的精神。在生活中,看到身边有人为了梦想而不断努力,常常激励我也要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这种精神不仅在工作学*中适用,也适用于生活的其他方面。
在我准备重要考试的那段时间,我深刻体会到“昼夜不舍”的含义。每天早起复*,晚上不眠不休,坚持不懈,最终我顺利通过了考试。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了坚持的重要性。
“在这无尽的夜幕下,星光闪烁,似乎在鼓励我继续追寻梦想。昼夜不舍,岁月如梭,终将在这条奋斗的道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在英语中,“day and night”或“tirelessly”可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不懈的努力。然而,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这类表达在使用时的情感色彩与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昼夜不舍”的全面分析,我深刻认识到这不仅是一个成语,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灵活运用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表达,也激励我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坚持不懈。
《资治通鉴·唐纪》:“昼夜不舍,以讨黄巢。”
《后汉书·班超传》:“昼夜不舍,以通西域。”
《汉书·王莽传》:“昼夜不舍,以图大业。”
《史记·项羽本纪》:“昼夜不舍,以追韩信。”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昼夜不舍,以勤王事。”
两人情好越深,俨如一对患难夫妻,~。(蔡东藩《前汉演义》第四十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