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03:03
“从俗就简”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顺应风俗,简化事物”。其基本含义是指在处理事情时,遵循社会的*俗和常规,采取简单直接的方法,避免复杂和繁琐的做法。
“从俗就简”并没有确切的历史典故出处,但其构成的“从俗”和“就简”两个词汇在传统文化中均有较深的根基。古代社会强调和谐与适应,常常提倡遵循社会风俗,强调简约和实用的原则,因此这一成语反映了文化中的实际主义和传统价值观。
在不同的语境中,“从俗就简”可以广泛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和谐和适应是重要的价值观。“从俗就简”体现了对社会俗的尊重和对复杂事物的简化追求。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也被广泛应用于商业、教育和社会活动中,强调以简单有效为原则的处理方式,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
“从俗就简”给人一种轻松、务实的感觉,意味着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保持一种简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态度不仅有助于减少压力,还能激发创造力和灵活性。
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复杂的项目管理过程。我发现通过“从俗就简”的原则,能够有效地简化流程,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例如,在一个项目策划会上,我提议采用“快速反馈”的方式,避免过多的层层审批,最终使得项目顺利推进。
在一首诗中,可能会这样写:
从俗就简随风舞,
繁华落尽心自明。
一纸清简藏深意,
淡然处世若清泉。
这段诗句表达了在复杂的世界中追求简单与内心宁静的理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go with the flow”,意思是顺其自然,适应环境。这种表达方式同样强调了与环境的和谐,但可能更侧重于接受现状,而非简化过程。
通过对“从俗就简”的学,我深感这一成语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提醒我们要灵活应对各种情况,还鼓励我们在复杂中寻找简单的解决方案。这一原则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也能帮助我更清晰、有效地传达思想。
今士人有作一二十字简帖,必旋检本,模仿笔画,从俗就简。
《资治通鉴·唐纪》:“李泌为相,从俗就简,务在便民。”
《旧唐书·李靖传》:“靖为将,从俗就简,不尚威仪。”
《清史稿·曾国藩传》:“国藩治军,从俗就简,不事铺张。”
《明史·王守仁传》:“守仁为政,从俗就简,务在安民。”
《宋史·吕大防传》:“大防从俗就简,不尚华靡。”
开始的时候,他只能~,买回一台旧电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