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2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49:54
“渺无音讯”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渺小得没有任何声音和消息”。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音信全无,消息非常少,或者根本没有任何消息,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踪迹难以寻找到。
“渺无音讯”出自《红楼梦》,其中有“渺无音讯”的用法,描述人物之间的联系和消息的断绝。此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通信不便的现实,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失联的无奈。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交流变得越来越便利,但“渺无音讯”仍旧反映了一种深刻的人际关系问题。无论是因为工作、学习还是生活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可能会突然中断,造成情感上的孤独和不安。
“渺无音讯”常常带给人们一种失落感和焦虑感,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信息的不对称。它让人联想到孤独、等待和无奈的情绪,能够引发对人际关系的反思。
我曾经有一位好友,因工作原因移居他乡,后来音信全无。这段时间我常常用“渺无音讯”来形容我对她的思念与担忧,想通过这个成语表达我对她的牵挂。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将“渺无音讯”融入其中:
月明独坐思君影,
渺无音讯隔天涯。
愿托云间传佳音,
莫教心绪随风散。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夜思念的情景,将“渺无音讯”融入情感表达中,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out of touch”或“no news”,但并不完全传达出“渺无音讯”那种情感上的失落感和深刻的孤独感。在不同文化中,失去联系的情感常常是普遍的,但具体的表达方式可能各有不同。
通过对“渺无音讯”的学习,我意识到它不仅是一个描述状态的成语,更是一种情感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重视沟通,珍惜与他人的联系。在语言学习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状态。
太阳下了山,同志们打起灯笼火把,披开一丛丛的荒草搜寻,炮弹还是渺无音讯。
《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五回:“自从他去了,渺无音讯,不知是死是活。”
《水浒传》第十回:“林冲自此渺无音讯,不知所终。”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自从那日一别,渺无音讯,不知他流落何方。”
《聊斋志异·聂小倩》:“自别后,渺无音讯,不知其安否。”
《红楼梦》第九十八回:“自此以后,宝玉渺无音讯,黛玉也渐渐的病势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