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3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01:19
“多灾多难”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遭遇许多灾难和困难。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地方经历了很多不幸的事情,生活艰辛。
成语“多灾多难”源于古代汉语,虽然没有明确的文学出处,但可以看出其构成是由“多灾”和“多难”两个部分组成。古代社会动荡不安,自然灾害频繁,因此许多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中都有对“灾难”和“困难”的描写,形成了这种表达。
“多灾多难”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与“多灾多难”在语义上有相似之处,但“风雨飘摇”更强调外部环境的动荡,而“艰苦卓绝”则更强调个人的努力和成就。反义成语则表达了与“多灾多难”截然相反的生活状态。
在文化中,历史上经历过许多战争、自然灾害和社会动荡,这使得“多灾多难”成为了一个常见的表达,意味着对生活艰辛的共鸣。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面对疫情和其他突发时,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反映出人们对困境的认知和反思。
“多灾多难”这个成语常常带有悲伤和无奈的情感,联想到那些在困境中挣扎的人们,令人感到同情和关心。它也激励着人们在面对生活的困难时,要有勇气和毅力去克服。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的家庭经历了经济上的困难,那段时间我常常用“多灾多难”来形容我们的处境。这个成语让我能够更好地表达我们的感受,同时也让我意识到,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团结一致,共同克服。
在创作中,我尝试将“多灾多难”融入诗歌:
风雨交加夜漫漫,
多灾多难共此生。
但愿明朝阳光照,
勇者无畏再出征。
通过这种方式,成语不仅保留了原有的意义,还增加了积极向上的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rouble comes in waves”或“a string of misfortunes”,这些短语同样描述了接连不断的困难和不幸。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达方式可能略有不同,但主题大体相似,反映了人类对困境的共同体验。
通过对“多灾多难”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困境的描述,更是对人类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它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与他人分享生活经历的方式,同时也提醒我在面对挑战时要保持积极的态度。
他很知道民间的疾苦,看到人民生活的多灾多难,他经常叹息而至于流眼泪。
《红楼梦》:“贾宝玉一生多灾多难,最终出家为僧。”
《宋史·岳飞传》:“岳飞抗金,屡建奇功,然终因多灾多难,被秦桧所害。”
《资治通鉴·唐纪》:“安史之乱,天下多灾多难。”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兵败垓下,多灾多难,遂自刎于乌江。”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之亡也,多灾多难。”
他这个人~,值得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