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0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7:14:18
成语“胁不沾席”字面意思是“胁(腋下)没有沾到席子”,引申意义为形容人很少参与或不参与某种活动,尤其是指与他人共处的场合。它通常用来形容一种孤立的状态,表示某人在某个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或者是没有受到重视。
“胁不沾席”出自《史记·李斯列传》。李斯曾在其著作中提到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被冷落或排斥的人。这个成语的起源与古代的文化背景有关,反映出当时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社会地位的差异。
成语“胁不沾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胁不沾席”在**传统文化中,常常与人际关系、社会地位相关联,反映出古人对社交行为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人际交往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但这个成语仍然适用于描述那些在群体中感到孤立或被边缘化的人。
“胁不沾席”这个成语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孤独和被忽视的感觉。这种情感可以引发对个人在社会中角色的思考,促使我们关注他人的情感需求,努力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被接纳。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曾经在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中感到胁不沾席。虽然我努力与同事沟通,但总觉得无法融入团队。这让我意识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时间和努力。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写道: “她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周围的人像是无情的潮水,冲走了她的声音。她的心中充满了孤独,仿佛自己正处于一种胁不沾席的境地,无法与这个热闹的世界产生共鸣。”
在英语中,可以用“left out”或“isolated”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短语也传达了孤立和被排斥的情感,虽然文化背景和具体场景略有不同。
通过对“胁不沾席”的学*,我更加理解了人际关系中的孤独感和被忽视的现象。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表达,也激励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他人的情感状态,努力营造一个包容的社交环境。
语出波栗湿缚尊者(胁尊者)勤修苦行,终不以胁至席的故事。见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