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2:1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10:05
“改过自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改正错误,重新开始”。它表达了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改正的态度,强调了自我反省和自我提升的过程。
“改过自新”源于古代的儒家思想。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自我反省和改正错误是实现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虽然具体的文献出处不易考证,但相关思想在《论语》中有体现,孔子提倡“知过必改”,强调了改正错误的重要性。
该成语常用于各种语境中,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个人的改正错误被视为一种美德,表明了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领域,强调了自我反省和改进的重要性。
“改过自新”常带有积极向上的情感,联想到希望、重生和成长。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失败时,不要灰心丧气,而是要勇于改正错误,继续前行。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因为学态度不端正而影响了我的学业。意识到问题后,我决定“改过自新”,调整学方法,努力克服困难,最终取得了满意的成绩。这一经历让我更加理解了这个成语的深刻内涵。
在某个宁静的夜晚,月光洒在大地上,我写下了一首小诗:
过往如烟,难免错失,
改过自新,心中有志。
明月清风,伴我前行,
漫步人生,重拾初心。
在英语中,可以用“turn over a new leaf”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改变和重新开始的概念。这种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共鸣,反映了人们普遍对自我改进的渴望。
通过对“改过自新”的学,我深刻体会到它在个人成长和修身养性中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为我提供了积极的思维方式,促使我不断反省和改进自己。
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后汉书·班超传》:“超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土,上疏乞骸骨,帝感其言,乃征还,超至洛阳,拜为射声校尉,数月,卒。初,超被征,以弟班勇为西域长史,勇亦有功,后坐事免官,复起为敦煌太守,勇在边三十余年,威震西域,匈奴不敢犯边,勇卒,西域复通。”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报曰:‘主父偃当死,诸侯王多长,主父偃以罪废,今改过自新,朕甚怜之。’”
西汉名医淳于意一次犯法,官府把他押往长安,等待行剕刑和劓刑。他的女儿缇萦不忍父亲受极刑,给汉文帝上书,说:“一个犯罪的人也想改过自新……”汉文帝深受感动,就赦免了他的父亲,同时废除了宫剕、劓、耶、大辟等酷刑
子能~,弃越归吴,寡人必当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