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6:2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44:02
“东阁待贤”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东边的阁楼上等待贤才”。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地方在期待有才德的人来为其服务,通常用来形容对有才能的人士的渴望和重视。
“东阁待贤”最早出现在**古代文学中,历史上,它与东阁的设置有关,东阁常被视为官府或学者聚集的地方,象征着对人才的召唤和重视。其具体的典故来源不详,但可以与古代文人对贤才的推崇和对贤士的欢迎联想在一起。
该成语常见于以下几种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东阁待贤”在**传统文化中,反映了对人才的重视和尊重。古代社会强调士人阶层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体现了渴望贤士为国效力的情怀。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尤其在企业、教育及政府等领域,重视和吸引人才成为了发展的重要策略。
该成语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传达出对才华的尊重与期待。同时,它也能引发人们对自身才能的思考,激励人们不断提升自我,以应对社会的需求。
在我自己的学和工作中,常常感受到“东阁待贤”的重要性。例如,在参加讨论会时,我发现许多组织都在积极寻找能够为其贡献智慧和力量的人,这让我意识到自身不断学和提升的重要性。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该成语:
东阁高悬书卷香,
待贤才来共展长。
风云变幻人间事,
愿与君携手共创光。
在不同文化中,对人才的重视是普遍的。例如,英语中有“Talent is the key to success”这样的表达,强调了人才在成功中的重要性。不同文化可能会用不同的比喻和成语来表达类似的思想,但核心观念是一致的。
通过对“东阁待贤”的学,我深刻体会到这一成语不仅仅是对人才的渴求,它还蕴含着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成语的深意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我们对文化的理解。
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
《旧唐书·李靖传》:“靖以功臣封卫国公,赐实封五百户,又赐东阁。”
《南史·王僧虔传》:“僧虔少时群从宗族并会,客有相之者云:‘僧虔年位最高,仕当至公,余人莫及也。’及为尚书令,乃于东阁开黄阁,以居之。”
《晋书·王导传》:“导为相,务存大纲,不拘细务。时人方之管仲、乐毅。及敦平,进位太保,司徒如故,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又增封邑,赐东阁。”
《后汉书·周荣传》:“荣辟大将军梁冀府,稍迁颍川太守,坐法免。后为尚书令,以病自乞,诏听之,赐以东阁。”
《汉书·公孙弘传》:“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
汉武帝时期,朝廷大臣为了建功立业,推举贤良担任官职,平民出身的公孙弘被任命为丞相。他为官清廉,功劳卓著,特地在自家庭院的东边开一个小门,造了房舍供宾客居住,广招贤人,让他们为国献计献策,共商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