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25:01
“公才公望”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为“公共的才能和公共的声望”。它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卓越的才能和声望,通常指那些在社会上受到广泛认可和尊重的人。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个人的能力和影响力不仅仅是个人的成就,更是对社会的贡献。
该成语的来源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是对古代士人理想的总结。在古代,士人的才能和声望常常与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国家的贡献密切相关。因此,“公才公望”可以看作是对这种士人精神的现代传承。
“公才公望”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公才公望不仅涉及个人的能力和成就,还与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密切相关。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职场和政治领域,公才公望被视为领导者的重要素质,影响着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地位。
“公才公望”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崇敬和向往。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社会上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他们不仅具备专业能力,还对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这种成语使人反思自身的责任与价值,同时激励人们追求卓越。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老师,她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关心学生,受到大家的爱戴。她的公才公望让我意识到,除了自身的技能,关心他人、服务社会也是提升自己价值的重要方面。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公才公望如星辰,
照亮前行每一步。
以德为舟,才为帆,
共筑理想新世界。
此诗展示了“公才公望”在社会理想和个人追求中的重要性。
在西方文化中,与“公才公望”相似的表达可以是“public esteem”或“social reputation”,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认可度和声望。虽然不同文化中的表达方式不同,但对个人才能和社会价值的重视是一致的。
通过对“公才公望”的学*,我认识到它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提供了描述个人素质的有效工具,还激励我思考自己的责任与贡献。在日常交流中,灵活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感染力。
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
南朝时期,梁国的王暕年幼时,父亲在齐国作太尉,太尉相当于三公、宰相等位。一次王家宴客时,来的客人见了王暕就对其父亲说:“公才公望在这孩子身上又看到了。”后来,王暕成年时也作了大官
~当黑头,姓名指顾书金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