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0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40:38
成语“东挪西凑”字面意思是“往东挪动,往西凑合”。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为了凑集所需的物品或资金,而不厌其烦地从不同地方收集、筹措,通常暗含着一种不得已的状态。
“东挪西凑”出自于民间口语,具体的历史背景和典故不详,但它隐含的意思体现了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所采取的应变策略。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经济拮据时,人们为了应付生活所需而四处筹措。
“东挪西凑”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勤俭节约是被高度推崇的美德,而“东挪西凑”反映了人们在经济压力下的无奈与智慧。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也依然适用,尤其是在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它提醒我们灵活应对挑战。
“东挪西凑”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艰辛与不易,常常会产生一种共情的情感。它引发我对生活中应变能力的思考,也让我意识到面对困境时,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在我大学时期,由于经济压力,我常常需要东挪西凑,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我曾经通过打零工和借钱来维持生活,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个成语的含义。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描绘一位年轻人在创业初期,由于资金短缺,他不得不东挪西凑,挨家挨户地借钱,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功实现了梦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scrape together”,意思是拼凑资源。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在面对经济困难时,人们的反应和策略却有相似之处。
通过对“东挪西凑”的深入学,我理解到它不仅是一个描述经济困境的成语,更是反映人们在逆境中求生存的一种智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关注生活中的细节与变迁,培养灵活应对的能力。
过了两月,又近吉日,却又欠迎亲之费,六老只得东挪西凑,寻了几件衣饰之类,往典铺中解了几十两银子,却也不够使用。
《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他东挪西凑,好容易凑足了二百两银子,交给胡统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我东挪西凑,弄了几块钱,买了些米,自己煮饭吃。”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秦重东挪西凑,将十两银子送与刘四妈。”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匡超人东挪西凑,弄了几两银子,送与李本瑛。”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贾珍只得东挪西凑,勉强凑足了数。”
不过这样头痛医头,~,总不是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