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3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46:03
成语“无衣无褐”字面意思是没有衣服和褐(粗麻布衣),引申义指生活贫困,没有足够的衣物以抵御寒冷,通常用来形容生活困苦、贫穷的状态。
“无衣无褐”出自《诗经·卫风·淇奥》,原文为“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这句话表达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帮助与温暖,强调了友爱和互助的重要性。该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对贫困人民生活的关注。
在文学作品中,“无衣无褐”常用来描绘人物的艰辛生活。例如,描绘一个贫苦的农民或乞讨者的形象。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经济状况不佳,或在谈论社会问题时,提到贫困人口的生存状况。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无衣无褐”在**传统文化中反映了对贫困百姓的同情与关怀。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贫困问题依然存在,因此这个成语在讨论社会保障、扶贫等议题时仍具有现实意义。
“无衣无褐”让我联想到生活的艰辛和人们之间的互助精神。它传达了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也提醒我们在享受生活时,不应忘记那些仍在奋斗的人。
在我生活中,曾经参加过一次慈善活动,看到许多无衣无褐的人们,内心深感震动。这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并激励我参与公益事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我写下了一首诗:
无衣无褐寒风中,
孤影独行泪双瞳。
愿有桃李相投寄,
温暖人心共此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barefoot and hungry”,强调贫穷和缺乏。在其他文化中,如西方的“down and out”,也传达了相似的贫困意味。这些表达都反映了人类对贫困状态的共通理解。
通过对“无衣无褐”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贫困与生活困境的概念,以及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关注周围的社会问题,提升了我的同理心和责任感。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后汉书·列女传》:“无衣无褐,不可以为妇。”意指没有衣服和粗布,无法成为妇人。
《汉书·食货志上》:“无衣无褐,不可以为士。”意指没有衣服和粗布,无法成为士人。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无衣无褐,不可以为礼。”意指没有衣服和粗布,无法进行礼仪。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无衣无褐,不可以御寒。”意指没有衣服和粗布,无法抵御寒冷。
《诗经·小雅·无衣》:“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意指没有衣服和粗布,如何度过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