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0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27:55
成语“一递一答”字面意思是指在对话或交流中,双方轮流发言,彼此回应。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交流或对话的过程,强调了互动性和回应的及时性。
“一递一答”并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它反映了**古代重视礼仪和沟通的文化背景。古代的文人雅士在诗词歌赋、对联等交流中,常常运用这种形式来展示才华和修养。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辩论、讨论、问答等场合,适用于文学作品、日常对话、演讲场合等。例如,在课堂上师生问答时,可以用来形容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在辩论赛中,也可用于形容辩手之间的交锋。
在**传统文化中,沟通与回应被视为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递一答”体现了社交中的礼貌和智慧,适用于现代社会中的多种交流场合,如商务会议、社交聚会等。
“一递一答”给人一种生动、互动的感觉,联想到了积极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场景。这种成语常常让我想起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发言的情景,充满活力与求知欲。
在我的学*过程中,常常会用到“一递一答”来形容讨论会上的交流。当我参与小组讨论时,大家互相提问、回答,气氛非常融洽,这让我感受到知识的共享与碰撞。
在某个春日的午后,阳光洒在校园的草坪上,几位学子围坐在一起,讨论着人生的意义。“你觉得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一位同学问道。另一位接过话题:“我认为是追求梦想。”随即又有人补充:“可梦想的实现需要努力啊。”就这样,他们一递一答,思想的火花在阳光下跳跃,令人心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back and forth”,同样强调了互动和回应的过程。不同文化中,对话的形式和重视程度可能不同,但“互动性”这一共同特点在各个文化中都是存在的。
通过对“一递一答”的分析,我深刻认识到交流的重要性和艺术。它不仅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更是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的舞台。在学*和生活中,掌握这种交流方式,让我在与他人的沟通中更加自信和从容。
众人通不肯信,齐至遮堂后张看,果然两下一递一答说话。
《警世通言》卷二十一:“两人一递一答,说得甚是投机。”
《聊斋志异·阿绣》:“生与女一递一答,不觉日暮。”
《醒世恒言》卷三:“两人一递一答,说得甚是投机。”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两人一递一答,说得甚是投机。”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凤姐儿笑道:‘你放心,等明儿我叫他来,一递一答的,叫他知道。’”
满房静悄悄地,只有帐中的微叹声和帐外小丫头的呼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