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47:58
成语“垂头搥翼”的字面意思是“头低垂,翅膀下垂”。它形容鸟类飞翔时疲倦或受伤,表现出一种无精打采、失去斗志的状态。引申义为形容人沮丧、失落或没有精神的样子。
“垂头搥翼”源自对鸟类状态的描写,常用来形容疲惫或受挫的情形。虽然具体的历史典故不详,但这种形象化的表达在古代诗文中多有出现,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思考。
该成语多用于描述人的情绪状态,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人物的失意、沮丧。例如,在小说中描写一个经历了重大挫折的角色时,可能会用“垂头搥翼”来形容他此时的神态。此外,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朋友在遭遇不顺时的情绪状态。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鸟象征着自由与希望,而“垂头搥翼”则反映了失去自由或希望的悲剧感。这种表达在传统文学中频繁出现,常常与人的命运、社会压力等主题相联系。在现代社会,尽管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加大,但“垂头搥翼”依然适用于形容年轻人在面对竞争与挑战时的失落感。
“垂头搥翼”让我联想到失去希望的沮丧感,尤其是在面对挫折时。它提醒我们,生活中总会有高低起伏,而这种低谷状态是人之常情。通过这个成语,我意识到在表达情感时,使用生动的比喻可以更好地传达内心的状态。
在一次重要的面试中,我没有表现出预期的水平,面试结束后我感到非常沮丧,整个人就像“垂头搥翼”的鸟一样,失去了信心。之后,我决定重新振作,反思自己的表现,并为下次机会做好准备。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使用“垂头搥翼”:
晨曦微露鸟归巢,
风中飘荡心惆怅。
曾经翱翔今低头,
垂头搥翼不复刚。
在这首诗中,通过描写鸟的状态反映了内心的失落与无奈。
在英语中,可以用“downcast”或“dejected”来表达类似的情绪状态,但这些词汇并未包含鸟类的形象化比喻,缺乏某种生动的意象。不同文化中对失落感的表达,往往反映出各自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通过对成语“垂头搥翼”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语言在表达情感和状态时的丰富性。这不仅提升了我的语言能力,也让我在生活中更能敏锐地捕捉他人的情感变化,从而更好地与之沟通。这个成语教会我,面对挫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勇气是多么重要。
方畿之内,简练之臣,皆垂头搨翼,莫所凭持。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六》:“袁绍垂头搨翼,以听命于曹操。”
《后汉书·袁绍传》:“绍垂头搨翼,以听命于曹操。”
《汉书·王莽传下》:“莽垂头搨翼,以听命于汉。”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垂头搨翼,以听命于赵。”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侯垂头搨翼,以听命于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