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5:3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24:40
“爱人以德”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用道德来爱护他人。它强调的是在与人交往中,应以德行、品德作为基础来对待他人,倡导用高尚的道德来感染和影响周围的人。
“爱人以德”出自《论语》,是孔子提出的教育思想之一。在《论语·学而》中,孔子提到“君子以文修身,以德爱人”,强调了德行在教育和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这一成语反映了儒家思想中重视德行、以德服人的原则。
“爱人以德”可以用于多个场景,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德行被视为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爱人以德的观念在古代士人阶层尤其受到推崇,现代社会中,尽管人们的价值观有所变化,但这一成语仍然在道德教育和人际交往中有其重要性。
“爱人以德”让我联想到一种温暖而又积极的情感,它传达了尊重、理解和关怀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一原则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她总是用她的德行和宽容来对待每一个学生,深深影响了我。我在与朋友和同事交往中,努力践行“爱人以德”,希望能营造一个更友好的氛围。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爱人以德”:
桃李不言,春风化雨,
爱人以德,情意绵绵。
和谐共处,心手相连,
道德之光,照亮前路。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理念可以用“treat others as you want to be treated”来表达,即“以己所欲,施于人”。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强调道德和尊重的核心理念是相似的。
对“爱人以德”的理解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德行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学*中丰富了我的表达,也在生活中提醒我要以德为先,真诚待人。
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礼记·中庸》:“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荀子·劝学》:“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君子之爱人也以德,小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孟子·离娄上》:“君子之于物也,爱人以德;小人之于物也,爱人以姑息。”
《论语·颜渊》:“君子之爱人也以德,必加于人;小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必害于人。”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
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