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4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09:59
成语“命在旦夕”字面意思是“生命在早晨和傍晚之间”,引申义为生命危险,形势危急。它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的状态非常危急,可能随时面临生死的考验。
“命在旦夕”出自《左传·宣公二年》,原文为:“君子之德,命在旦夕。”意思是君子的命运在早晨和傍晚之间,暗含命运的无常和危机感。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代对命运和生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对生命脆弱性的认识。
“命在旦夕”通常用于形容危机四伏的情况。它在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渲染紧张气氛;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描述某人面临重大的决策或危险时的心理状态;在演讲中,可能用于强调某个**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在传统文化中,生死观念一直受到重视。“命在旦夕”体现了对生命脆弱和不可预测性的深刻理解。在现代社会,尽管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在某些情况下,如自然灾害、突发等,人们依然会面临生死考验,因此这一成语仍具有现实意义。
“命在旦夕”带给人一种紧迫感和无奈感,常常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和不确定性。这种情感反应可以促使我们更加珍惜生命、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在我生活中,曾经遇到一位急需手术的朋友,医生告诉我们他的情况已是命在旦夕。那段时间,我们都非常焦虑,尽全力为他寻找合适的医疗资源。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个成语的意义。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使用“命在旦夕”:
风起云涌命在旦夕,
孤舟蓑笠对苍穹。
无畏前行波涛急,
只愿此生不虚度。
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在危急时刻仍然要勇敢面对生活的态度。
在英语中,可以用“life hanging by a thread”或“in grave danger”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表达同样传达出生命的脆弱和不确定性,但在文化背景和使用*惯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命在旦夕”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命的珍贵和无常。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促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和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它提醒我在逆境中保持勇气和希望,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尽病水肿,命在旦夕。
《资治通鉴·汉纪》:“操闻之,命在旦夕。”
《后汉书·袁绍传》:“绍闻之,命在旦夕。”
《汉书·王莽传》:“莽闻之,命在旦夕。”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闻之,命在旦夕。”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侯闻之,命在旦夕。”
今日之中国,又积数千年之沈疴,合四百兆之痼疾,盘踞膏肓,~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