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3:1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43:55
“捶床捣枕”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手捶打床铺和枕头,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因情绪烦躁而表现出的不安与焦虑。基本含义则是指因思虑过多而坐卧不宁,形容人在烦恼、忧愁或失眠时的状态。
成语“捶床捣枕”源于古代文学,常见于诗词和散文中。它反映了古人对情感和心理状态的细腻观察。虽然具体出处不详,但类似的意象可以在许多古典文学作品中找到,尤其是在描写爱情、思乡或忧愁的诗篇中。
“捶床捣枕”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情感和心理状态被高度重视,尤其是在面对人生的困惑和挑战时。成语“捶床捣枕”不仅反映了个体的心理斗争,也揭示了社会对情感表达的宽容和理解。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也容易感到焦虑和失眠,这使得这一成语在当下依然适用。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焦虑与不安的情绪,往往伴随着睡眠的困扰。捶床捣枕的画面让我感受到一种孤独和无奈,仿佛在诉说着每个人心中的烦恼与挣扎。这种情绪在生活中很常见,尤其是在面对压力时。
在我大学时期,有段时间因学业压力大而常常捶床捣枕,晚上难以入睡,脑海中不断回放着未完成的任务和未来的焦虑。后来通过调整作息和寻求朋友的支持,逐渐走出了这种状态。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写道: “夜深人静,月光透过窗帘洒在床上,他躺在床上,捶床捣枕,心中思绪万千。思念如潮水般涌来,压得他喘不过气,仿佛每一个枕头都成了他心事的承载。”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ssing and turning”,也同样用来形容因焦虑而无法入睡的状态。在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对情感和心理状态的关注是一种共通的现象。
通过对“捶床捣枕”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情感的载体。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表达情感时更加细腻。在学*和应用过程中,它让我更加关注人们的内心世界,从而提升了我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风流鬼无奈……这一晚捶床捣枕,翻来翻去,如何睡得着。
《警世通言》卷二十二:“王安石闻言,捶床捣枕,怒不可遏。”
《醒世恒言》卷三:“李氏听了,捶床捣枕,痛哭失声。”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闻言,捶床捣枕,悲愤交加。”
《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杜少卿听了,气得捶床捣枕,半晌说不出话来。”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黛玉听了,不觉捶床捣枕,大哭起来。”
《捉鬼传》第七回:“这一晚~,翻来覆去,如何睡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