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5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03:40
“操之过蹙”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操控得过于紧绷”。其中,“操”指的是操控、掌握,“之”是一个结构助词,“过蹙”意指过于紧张或过于严格。总体上,该成语用来形容做事情时过于急功近利,过于追求完美或控制,反而导致事情的不顺利或失败。
“操之过蹙”出自《史记·平原君赵成侯传》,原文为“操之过蹙,则虽有良计,终不成”。这一典故反映了历史上对待事情的态度,强调了在处理事务时不应过于紧张和严格,应该保持一定的宽松和灵活性。
该成语可广泛应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重视和谐与适度的思想根深蒂固。“操之过蹙”反映了对过于严苛态度的批判,强调在处理事务时应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宽容度。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尤其适用,很多人面临着工作压力,适当的放松心态对提高效率至关重要。
该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警示和反思。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可能会因为追求完美而感到焦虑,使用这个成语可以提醒自己或他人放松心态,保持平衡。
在我个人的学*和工作中,曾经因为对某一项目过于苛求而导致效率低下。后来我意识到,适当放宽自己的要求,注重整体进展,反而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一次写作中,我尝试将“操之过蹙”融入诗句:
风起云涌事难成,操之过蹙心难宁。
放眼前方路漫漫,淡然处之自清明。
这段诗句表达了在面对困难时,不应过于紧张,而应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在英语中,可以用“overly controlling”或“overly strict”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表达也强调了控制过度可能导致的负面结果,但具体的文化背景和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操之过蹙”的学,我更加明白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灵活性与适度的重要性。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也能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在我的语言学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丰富了我的表达,提高了我的思维深度。
扞齐人伐山戎呴,此齐侯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子司马子曰:‘盖以操之为已蹙矣!’
若中路封关,~,而东西各路得以偷贩出洋,则正税徒亏,而漏卮依然莫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