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42:37
成语“佛头著粪”字面意思是佛像的头上沾上了粪便。这个成语比喻对尊贵事物的亵渎或损害,通常用来形容对文化、**、艺术等重要事物的不尊重或错误对待。
“佛头著粪”源自古代对和信仰的尊重。文化中,佛像被视为神圣的象征,沾上粪便则意味着极大的不敬和亵渎。这个成语的具体历史背景并不明确,但在古典文学中,常常出现对的尊重与对亵渎行为的批判。
该成语可以用于各种语境中,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佛头著粪”在特定文化背景中反映了对**和文化价值的重视。在现代社会,随着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增加,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显得尤为重要。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保持对文化遗产的敬重,避免亵渎行为的发生。
该成语让我感到一种紧迫感,仿佛提醒我们要警惕对重要事物的不尊重。在表达时,它强调了对文化和信仰的珍视与保护,激发了我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珍惜。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一次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看到一些游客对古迹的随意涂鸦,我立刻想到了“佛头著粪”。我尝试劝说他们尊重这些文化遗产,避免不当行为。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使用该成语:
古刹青灯映月明,
历史长河浸清名。
若问何人敢亵渎,
佛头著粪重伤情。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存在。例如,英语中有“to spit on something sacred”,直接表达对神圣事物的亵渎。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都是对文化和**的尊重。
通过对“佛头著粪”的学*,我意识到文化和**的尊重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云:‘有。’崔云:‘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云:‘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古尊宿语录》卷四十三:“佛头著粪,犹恐污我清净。”
《禅林僧宝传》卷二十五:“佛头著粪,犹恐污我清净。”
《续传灯录》卷二十五:“佛头著粪,犹恐污我清净。”
《五灯会元》卷十六:“佛头著粪,犹恐污我清净。”
《景德传灯录》卷七:“若人把得粪去,我即得清净。”
唐穆宗时期,崔群游览湖南东寺,见鸟雀在佛像头上拉屎,就对住持说鸟雀没有佛性,对佛大不敬,住持说鸟雀有佛性,它们选择在佛头上拉屎,是因为佛性慈善,容忍众生,对外物从不计较,鸟雀也明白这点
拙诗亦见录存,不亦~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