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07:54
成语“分家析产”的字面意思是将一个家庭的财产进行分割,通常是指兄弟或亲属之间在父母去世后对遗产的分配。基本含义则是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经济分配和关系的疏远,象征着家族的分裂。
“分家析产”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它反映了**传统社会中家庭结构及其变迁的现实。在传统的大家庭中,亲属之间共同生活、共同经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家析产成为普遍现象,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家庭结构逐渐小型化、个体化。
“分家析产”通常用于家庭财产分配、遗产继承等场合。在文学作品中,它可以用来描绘家庭关系的变迁与冲突;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用它来形容家庭内部的争执或矛盾。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被视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分家析产不仅意味着经济利益的分割,也常常预示着家庭关系的破裂。现代社会中,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分家析产的现象更为普遍,但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家庭和睦的重要性讨论。
“分家析产”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悲伤和无奈,家庭的分裂意味着曾经的亲密关系被打破,会让人联想到家庭成员之间的隔阂与冲突。
在我的生活中,曾见证过亲戚之间因遗产分配产生的争执,令人感到心痛。这让我更加意识到,如何妥善处理家庭事务,维护和睦关系是多么重要。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曾共此生共一堂,
今朝分家各自忙。
析产虽能解纷争,
但情谊却已如烟霜。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情况可以用“inheritance disputes”来表达,虽然没有确切的对应成语,但在家庭分裂、遗产继承问题上,许多文化都有相似的现象和表达。
通过对“分家析产”的深入理解,我认识到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情感和社会关系的问题。这个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们珍视家庭关系,妥善解决矛盾的重要性。
周善腾想:‘现在社会上因分家析产引起矛盾激化的事例很多,这起纠纷若不及时解决,后果不堪设想。’
《续资治通鉴·宋纪九十二》:“分家析产,务使均平。”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一》:“分家析产,各以其所业。”
《清史稿·食货志六》:“分家析产,必明其契券。”
《明史·刑法志二》:“其家产分给诸子,谓之分家析产。”
《宋史·食货志上》:“分家析产,使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