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0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6:00:58
成语“立身扬名”的字面意思是“树立自己的身世,扬名立万”。它的基本含义是通过努力工作、奋斗等方式,使自己成就一番事业,获得良好的声誉和名声。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个人的奋斗和成就。
“立身扬名”出自古代文献,主要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个人成就和声誉的重视。在古代,立身通常指的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建立自己的事业;而扬名则是通过自己的成就来获取声誉。虽然具体的出处不易追溯,但可以看到历史上很多文人都在其作品中提到过个人奋斗和立身扬名的主题。
“立身扬名”常用于描述个人的奋斗历程,尤其是在文学作品、演讲、日常对话中提及个人理想和追求。比如,在励志演讲中,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激励年轻人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侧重于名声和利益的双重收获,而反义成语则强调了与立身扬名相反的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立身扬名被视为个人价值和社会地位的体现。这种观念深植于儒家思想中,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现代社会中,尽管竞争激烈,立身扬名仍然是许多人追求的目标,尤其在职场和文化领域。
“立身扬名”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向上的,激励人们追求梦想和目标。联想到许多成功人士的奋斗故事,不禁让人心生敬仰与鼓舞。这种情感也促使人们在表达时更加积极和乐观。
在我个人的生活经验中,我曾经在一次重要的考试中努力学*,希望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立身扬名。这种追求不仅让我在学业上获得了成就,也让我明白了努力的意义。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写:“在那个小镇上,有个年轻人怀揣着立身扬名的梦想,日日夜夜地在书店里翻阅书籍,期待有一天能以自己的作品感动世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make a name for oneself”,它同样强调通过努力获得名声和地位。不同文化中对个人成就的追求都有相似之处,但具体的表达和文化背景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立身扬名”的分析,我深刻理解了个人奋斗和成就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在语言学*中帮助我更好地表达思想,也在日常生活中激励我勇往直前,追寻自己的梦想。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后汉书·张衡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乃设客问,作《应闲》以见其志云。”
《汉书·王莽传上》:“莽既拔出同列,继四父而辅政,欲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己不倦,聘诸贤良以为掾史,赏赐邑钱悉以享士,愈为俭约。”
《论语·子路》:“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丈夫壮而~以显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