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09:53:00
成语“一卧不起”字面意思是“躺下后就再也起不来了”。它通常用来形容人因病重或极度疲惫而卧床不起,或者形容人沉迷于某种状态无法自拔。引申义上,也可以形容人对某种事情的坚持或执着,直到最后无法再继续。
“一卧不起”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它的构成较为直白,源于对生活状态的直接描述。可能是根据古代文人的生活习惯和当时社会的医疗条件而逐渐形成的。成语的形成与人们对健康、疲劳和困境的体验息息相关。
“一卧不起”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中,尤其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一卧不起”可以反映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以及对工作压力的反思。高强度的工作和竞争使得许多人面临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压力,容易导致“卧不起”的状态。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健康。
“一卧不起”让我联想到疲惫和无力感,尤其是在经历压力和挑战时。它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可能遭遇的病痛和无奈,暗示着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视。这个成语使我思考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平衡。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因工作过度导致身体不适,真是“一卧不起”,那段时间让我明白了健康的重要性。此后,我开始更加注重休息和放松,避免再次陷入这种状态。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运用“一卧不起”:
月明点滴窗前影,
劳心过度梦难成。
一卧不起难自拔,
只愿清风送梦声。
这首诗通过描绘因疲惫而卧床的情景,表达了对宁静和放松的渴望。
在英语中,可以用“burned out”来表达类似的意思,指因过度工作或压力而感到疲惫不堪。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在强调对身体和精神状态的关注。
通过对“一卧不起”的学习,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是对状态的描述,也是一种生活智慧的体现。它提醒我在追求目标时要注意自身的身体健康,反思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成语。
自从倩女孩儿在折柳亭与王秀才送路,辞别回家,得其疾病,一卧不起。
《明史·张居正传》:“居正病,一卧不起。”
《宋史·岳飞传》:“飞病,一卧不起。”
《晋书·王敦传》:“敦病,一卧不起。”
《后汉书·袁绍传》:“绍病,一卧不起。”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病,一卧不起。”
他回来后就~,不久命赴黄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