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58:31
成语“为天下谷”字面意思是“为了天下的谷物”,意指奉献自己以保障全天下人民的粮食供应。它的基本含义是强调为大众利益而努力、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
该成语源于古代农耕社会,粮食是生存的重要保障。历史上,许多贤明的统治者和士人都以“为天下谷”为己任,强调国家和人民的粮食安全与丰盈。虽然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此成语的起源,但其思想根植于**古代重视农业、倡导为民服务的文化传统中。
“为天下谷”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比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为天下谷”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重视民生、强调责任与奉献的精神。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面对公共危机或社会问题时,许多人愿意自发地为社会贡献力量,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为天下谷”给人一种崇高无私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许多为社会奉献、默默付出的英雄人物。这种精神激励着人们关注他人、承担责任,增强了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我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为天下谷”的精神。无论是捐款、参与社区活动,还是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都是一种为社会尽一份力的表现。每当看到他人因为我们的帮助而露出笑容时,我都感受到这份奉献带来的快乐。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一腔热血为天下,
千家万户共安宁。
谷穗摇曳随风舞,
愿为甘霖润心田。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为民奉献的情感。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有不同的形式。例如,英语中有“selfless service”或“for the greater good”,强调无私奉献和为大众利益服务的理念。这些表达虽形式不同,但理念上有相似之处,反映了人类社会对奉献精神的普遍认同。
“为天下谷”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价值观,提醒我们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情感和观点,增强沟通的深度与广度。通过对这个成语的全面学,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现代社会的责任感。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列子·汤问》:“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文子·上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无极。”
《淮南子·原道训》:“为天下谷,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庄子·天下》:“为天下谷,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