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3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43:14
成语“盘石之安”的字面意思是指像盘石一样的安稳。整体含义指的是一种稳固、可靠的状态,形容事物十分稳妥,不易动摇。
“盘石之安”出自《左传》,原文是“盘石之安”,形象地描绘了石头坚固的特性,寓意着一种稳定和安全的状态。左传是古代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强调了历史和道德规范。
该成语常用于形容某种事物或状态的稳固性。在文学作品中,可能用来描绘一个地方的安全感;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内心的安定感;在演讲中,可能用于强调某个政策或决定的稳妥性。
同义成语:如“安如泰山”,“稳如磐石”。
反义成语:如“风雨飘摇”,“岌岌可危”。
在**传统文化中,稳定和安定被视为美德。尤其在动荡的历史时期,人们更渴望拥有一个安全、平稳的生活环境。因此,“盘石之安”不仅仅是对一种状态的描述,也反映了人们对安全感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这种对稳定的向往依然存在,特别是在经济、政治不确定性较高的背景下。
“盘石之安”给人一种踏实、放心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一种宁静的乡村生活,或是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在表达中,使用这个成语可以传达出一种信心和稳定感,能够让听者感到安心。
在一次面临工作变动的时期,我的内心感到焦虑。朋友告诉我要保持“盘石之安”的心态,尽量不被外部环境的变化所影响。这让我意识到,内心的稳定对于应对挑战是多么重要。我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这种心态,逐渐感受到内心的安定。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盘石之安”:
风雨飘摇夜漫漫,
心中却有盘石安。
任他世界纷扰起,
我自坐看云卷寒。
这种表达不仅展示了成语的灵活性,也传达了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坚定。
在英语中,可以用“steadfast”来表示类似的意思,强调一种坚定不移的态度。而在西方文化中,稳定和安全也同样具有重要价值,但往往更强调个人的主动性和选择权。
通过对“盘石之安”的学*,我更加理解了稳定性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动荡中保持内心的安宁。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帮助我在面对生活挑战时有了更积极的态度。
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盘石,寿于旗翼。
《晋书·王导传》:“导以盘石之安,自谓无患。”
《后汉书·班彪传》:“班彪以盘石之安,自比于汉。”
《汉书·王莽传上》:“莽以盘石之安,自谓无虞。”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以盘石之安,传之万世。”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以盘石之安,无虞于天下。”
某有一计,令西蜀之兵不犯东吴,荆州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