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1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26:37
“斟酌损益”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仔细考虑、权衡利弊”。“斟酌”指的是仔细考虑和权衡,而“损益”则是指损失与收益。综合来看,该成语强调在做决策时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尤其是利与弊的权衡。
“斟酌损益”出自《周易·系辞下》。原文中提到“故君子之道,斟酌损益,以观成败”。这里体现了古代哲学家对于智慧和决策的重视,强调了在面对选择时要仔细考虑后果。这个成语随着历史的发展被广泛使用,成为了表达理性思考和决策过程的重要词汇。
“斟酌损益”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斟酌损益”在**文化中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理性与谨慎,强调在处理事务时应当详细考虑各种因素。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适用性,尤其是在商业决策、个人规划等方面,理性分析已成为必须遵循的原则。
“斟酌损益”让我联想到在生活中的犹豫与思考,时常伴随着压力和责任感。在面对选择时,这个成语提醒我需要理性分析,避免冲动和轻率的决策。
在我大学选择专业时,我面临多种选择,考虑到未来的职业前景、个人兴趣以及家庭期望,我进行了充分的斟酌损益,最终选择了一个既符合我兴趣又有发展前景的专业。
在一个故事中,主人公面临一个重大决策:要不要放弃稳定的工作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他在夜深人静时思考,内心不断斟酌损益,最终决定追随内心的声音,勇敢迈出那一步。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weighing the pros and cons”,意指权衡利弊。然而,中文的“斟酌损益”更加强调思考过程中的细致与全面,体现了更深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斟酌损益”的学,我意识到在生活中做决策时,需要理性思考与全面分析。这不仅能够帮助我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也促使我在语言表达中更加精准和深思熟虑。这个成语在我的语言学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提醒我在交流中注重逻辑与思考。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资治通鉴·汉纪·武帝元狩四年》:“斟酌损益,以时调之。”
《后汉书·崔寔传》:“斟酌损益,以时调之。”
《汉书·食货志下》:“斟酌损益,以时调之。”
《史记·平准书》:“故斟酌损益,以时调之。”
《左传·宣公十五年》:“君子斟酌损益,以辅其政。”
兹据另议章程五条,无非就自然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