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00:38
成语“多多益善”字面意思是“越多越好”。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某种情况下,数量越多就越好,强调了对数量的追求和积极态度。
“多多益善”来源于《汉书·食货志》,其中提到“多多益善,少少无益”,意为数量多就会有好处,而数量少则不会有价值。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财富和资源的看重,强调了数量的重要性。
该成语可以在多个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传统上强调“多”的价值,尤其是在资源、财富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仍然适用,但也开始受到对品质和效率的重视。多多益善在现代可以理解为在提供资源和服务时,追求多样性和丰富性。
“多多益善”带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传达了对机遇和资源的渴望。在思维上,它促进了对事物数量的关注,影响了人们在决策时对资源和机会的评估。
在我参与的一次志愿者活动中,我们希望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因此我提出“多多益善”的口号来鼓励大家宣传。最终,我们的活动吸引了大量志愿者,成效显著,这也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运用“多多益善”:
春风拂面花开时,百花争艳多多益善。
青山绿水共相伴,山水相依乐无边。
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数量的渴望。
在英语中,“the more, the merrier”与“多多益善”相似,都表达了数量多带来快乐的理念。不同文化中,虽然具体表达不同,但都能反映出对数量的积极态度。
通过对“多多益善”的学*,我进一步理解了数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资源和机会的获取上。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决策时更加关注事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日常交流中,将这个成语应用自如,也使我的表达更具感染力。
臣多多益善耳。
《明史·李自成传》:“自成曰:‘多多益善,何为疑也?’”
《宋史·岳飞传》:“飞曰:‘多多益善,何为疑也?’”
《后汉书·马援传》:“援曰:‘多多益善,何为疑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公曰:‘多多益善。’”
《史记·淮阴侯列传》:“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西汉初期,韩信最初投奔项羽,没有得到重用,就去投奔刘邦,经丞相萧何极力推荐,才担任汉军的大将军。一次刘邦问韩信能够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越多越好,因此得罪了刘邦。后来西汉巩固后,韩信被封为淮阴侯,不久就朝廷所杀
这位公子却有钱癖,思量~,要学我这烧争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