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2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04:29
“扶危定倾”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扶持危困的事物,使其稳定”。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危急时刻给予支持和帮助,使其重新恢复稳定或秩序。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在困难情况下给予援助和支持的行为。
“扶危定倾”出自《左传》,原文中提到在国家危亡之际,贤者应当挺身而出,帮助国家渡过难关。这个成语强调了在危机时刻的重要性,体现了古人对忠臣良将的期望和对国家安危的关注。
“扶危定倾”可以用于多种场合,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忠诚和义气,尤其是在国家和社会陷入困境时,扶危定倾的精神被视为一种美德。这种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仍然适用,尤其是在面对自然灾害、社会动荡或经济危机时,团结和互助的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扶危定倾”给人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感觉。它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坚持不懈、帮助他人的人,激发出一种奉献精神和责任感。在个人表达时,这个成语可以用来传达对他人困境的关心。
在我生活中,有一次朋友因为工作压力而感到崩溃,我主动与他沟通,提供建议和支持,帮助他缓解情绪。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扶危定倾”的重要性,以及在他人需要时伸出援手的意义。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写道: “在那动荡的年代,村庄里的人们都在担心未来的生计。就在此时,一位年轻的女子站了出来,她的声音如同春风般温暖,‘我们要齐心协力,共同扶危定倾,才能渡过这个难关。’她的勇气感染了每一个人,大家开始齐心协力,共同面对困难。”
在英语中,“to lend a helping hand”表达了类似的支持和帮助的含义,强调在他人需要时给予支持。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在面对困境时,互助的精神在全球范围内都是被普遍认可和推崇的。
“扶危定倾”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在生活中需要践行的价值观。它提醒我们在他人需要时,义无反顾地给予帮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人际关系的温暖与信任。
太祖扶危定倾,威权震主。
《宋史·岳飞传》:“岳飞扶危定倾,以捍卫国家。”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元年》:“光武扶危定倾,以中兴汉室。”
《后汉书·班超传》:“超扶危定倾,以济天下。”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扶危定倾,以安社稷。”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扶危定倾,以济其难。”
任用偶误,一切乖方,而欲倚之以~,经营八表,岂不难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