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1:5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09:59:56
“一定之规”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固定不变的规则”。它强调某种规则或规范是明确的、不可改变的,通常指在特定条件下必须遵循的原则或规定。
这个成语的具体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其形成与历史上对法律、规范和制度的重视有关。在古代社会,规则和法规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因此“一定之规”可以看作是对这一观念的总结与提炼。
“一定之规”通常用于描述需要遵循的规范或已被广泛接受的标准。它可以在以下几种情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规则和规范被视为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历史上,儒家思想强调礼法的重要性,认为遵循一定的规矩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现代社会,虽然强调个人自由,但“一定之规”仍然在法律、商业和道德中扮演重要角色,体现了规则的重要性。
“一定之规”给人的联想是稳重、可靠和有序。它让人感受到一种安全感,因为遵循规则可以降低不确定性。在表达时,使用这个成语往往能够增强论点的权威性。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常常会遇到一些必须遵循的规章制度。例如,在学校的实验室中,实验操作有一定之规,遵循这些规矩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在一个诗歌中:
规则如同晨曦,
照亮前行的路。
一定之规引导我,
不再迷失在迷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rules and regulations”,强调同样的概念,即遵循固定的规范。不同文化中对规则的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存在对规则的认可与尊重。
通过对“一定之规”的学*,我认识到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它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组织自己的生活,也让我在与他人交往时更加得心应手。这个成语在我语言表达中的应用,使我在交流时更具说服力和逻辑性。
古今一定之规,孰敢毫厘之谮。
《明史·海瑞传》:“瑞曰:‘臣闻治国如烹小鲜,不可挠也。挠则鱼烂,治则国乱。愿陛下守一定之规,勿以小变而失大常。’”
《宋史·岳飞传》:“飞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臣愿陛下以一定之规,慎终如始,则天下幸甚。’”
《后汉书·杨震传》:“震曰:‘臣闻天子之政,以德为本,以刑为辅。今陛下以刑为先,恐失一定之规,非所以长治久安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吾闻之,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所以不敢爱子者,恐失一定之规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将伐曹,曹伯辞以疾,晋侯曰:‘曹虽小,其君臣有礼,不可无辞。’乃还。君子曰:‘晋侯知一定之规,不以小故废大义。’”
历史的发展,有它新陈代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