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4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1:50:37
成语“都鄙有章”的字面意思是“无论是都城还是边远地区,都有其规章制度”。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无论在哪里,都会有相应的规定和章程,强调了规则和制度的普遍性。
“都鄙有章”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在这篇文献中,提到“都”和“鄙”分别指代中央和边疆地区,强调中央与地方都应有章法、规范,体现了对治理与秩序的重视。这一成语的历史背景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政治和管理的思考。
该成语可以用于多种语境中,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制度和法治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思想。成语“都鄙有章”反映了这一文化背景,强调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需遵循相应的规则和章程。在现代社会中,这一理念依然适用,尤其是在法治建设和社会管理中。
该成语给人一种秩序感和安全感,联想到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的治理。它提醒人们规则的重要性,促使我在思维上更注重制度的建设和遵守。
在我的工作中,曾遇到过团队合作时因为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而导致的混乱。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倡导制定相应的工作规范,以确保大家都能遵循共同的原则,体现了“都鄙有章”的思想。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四方皆有章法立,
无论都鄙共治理。
法治如山坚似铁,
安宁乐业共繁荣。
在英语中,可以用“rules and regulation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制度的重要性。在西方文化中,法律和规则的存在同样被视为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
通过对成语“都鄙有章”的学,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规则和制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不仅有助于我在语言学中更好地运用成语,也增强了我对社会治理和管理的思考。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
公孙侨既执郑政,乃使~,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吾,尚忠俭,抑泰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