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4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2:28:30
成语“长篇大套”由“长篇”和“大套”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指长篇的文章或叙述,通常指内容冗长且复杂,带有一定的重复性。基本含义是形容文字或话语冗长、繁琐,常常用于批评某些作品或发言的内容过于拖沓,不够简洁明了。
“长篇大套”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其构成的词语在汉语中都有广泛的使用。“长篇”一词常用于形容较长的文章或文学作品,而“大套”则可以理解为一种冗长、繁琐的说法。这个成语的形成与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的特点有关,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简洁明了的表达越来越受到重视。
“长篇大套”常用于以下几个场景:
日常对话:用来形容朋友或同事的发言冗长,让人觉得无趣。
文学作品:批评某些作品的语言冗长,缺乏吸引力。
演讲与报告:在正式场合中用来指责发言人没有抓住主题,过于繁琐。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在社交媒体和数字化沟通的背景下,长篇大套的表达方式往往容易使人失去耐心。因此,简明扼要的表达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这个成语在现代职场和人际交往中显得尤为重要,反映了人们对高效沟通的需求。
“长篇大套”常常让我联想到繁琐无趣的会议或长篇大论的演讲,给人一种疲惫和无奈的感觉。它提醒我在表达时应尽量避免冗长,保持思路清晰,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在我参加的一个读书会上,有人分享了一本书的内容,讲述了许多细节,结果大家都觉得内容太多,无法集中注意力。这个时候,我想到了“长篇大套”,于是我主动建议他提炼一下书中最重要的观点,以便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讨论。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使用“长篇大套”:
月明人静夜无眠,
长篇大套诉衷肠。
言语虽丰情已尽,
简洁能传心中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long-winded”,指的是冗长、啰嗦的说话或写作风格。这种表达在不同文化中也体现了对简洁表达的普遍追求。
通过对“长篇大套”的学习,我认识到在交流中保持简洁明了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让我意识到冗长表达的缺陷,也激励我在日常生活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更加注重表达的效率与效果。
见王夫人正和薛姨妈长篇大套的说些家务人情话。
得了,得了,我不要再听你这些~似是而非的议论。